一、6月新房成交止跌回升,同比自今年2月來首次轉降
6月作為房企沖刺年中業績的節點期,房企推盤和折扣力度有所加強,帶動銷售情況小幅好轉。根據諸葛數據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23年6月重點監測的30城新房銷售面積為1308.7萬平方米,環比上漲2.34%,同比下降32.52%。6月LPR利率年內首次下調,1年期和5年期均下調10個基點,隨后多城跟進下調首套和二套房貸利率,對購房者釋放利好,一定程度上拉動入市積極性,再加上房企供應端發力下,帶動6月成交止跌回升,但是整體活躍度仍然不高,且在今年2月到4月連續三個月的正增長后,本月同比再次轉負,展現出當前市場情緒偏低的現狀。從累計成交來看,2023年前6月新房銷售面積為8028.76萬平方米,較去年同期上漲6.94%。
(資料圖片)
進入2023年,新房成交呈現先揚后抑的特征,3月達到年內小高峰,隨后4、5月復蘇動能減弱,成交熱度回落,6月進入半年度節點,成交小幅回升,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當前新房市場活躍度仍然較低,購房者觀望情緒加重,對未來預期不樂觀。展望后市,二季度若是沒有實質有效的利好政策加持,成交有可能再次滑坡。
(注:重點30城新房銷售面積2020年3月環比為262%,2021年2月同比為391.2%。)二、一二線城市成交環比上漲,三四線城市連續3月下降
分不同等級城市來看,6月份,一線和二線城市成交環比上升,三四線城市仍然維持降勢;從同比來看,各等級城市成交規模均低于去年同期。根據諸葛數據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23年6月一線城市銷售面積為299.61萬平方米,環比上升2.85%,同比下降23.48%。一線城市作為全國經濟文化產業的中心,人口聚集,需求量充足,在6月房企供應放量的背景下,成交量止跌回升,但是較去年同期有所不足;二線城市銷售面積為757.5萬平方米,環比上升6%,同比下降37.78%,近期二線城市成為松綁調控的主力軍,市場信心小幅修復,帶動成交連續兩月回升;三四線城市新房銷售面積為251.59萬平方米,環比下降7.79%,同比下降23.83%,至此,三四線城市成交規模連續三月下降,預計短期內仍上漲乏力。
三、成交同比上漲城市降至6個,山東包攬半數
從具體城市來看,6月,監測重點30城中,有16城新房成交面積環比上漲,較上月增加8個;14城成交面積環比下降,較上月減少8個月。從上漲城市來看,一線城市北上深成交全部穩步上升,漲幅均在4%以上。二線城市溫州漲幅可觀,環比漲幅超100%,同時在近期山東旅游熱的拉動下,威海、青島、濟南等城市全部上漲,漲幅在20%以上。成渝經濟圈核心城市重慶、成都仍然維持穩健上漲行情。三四線城市中,長三角的麗水、泰州環比漲幅領跑30城,環比分別上漲187.7%和174.9%。下降城市來看,衡陽領跌,6月環比下跌66.2%,大連、莆田、淮北跌幅緊隨其后,跌幅均在60%以上。長三角重點城市南京、蘇州、南通等成交也均下滑,在缺乏強有力的政策刺激下,市場信心偏弱,銷售端承壓。
從同比變化來看,重點30城中有6城同比上漲,較上月減少11城,其余24城同比均呈現不同幅度的下滑。可以看出,同比上漲城市以三四線城市為主,其中山東省包攬半數,泰安、威海、淄博均上漲,這些城市房地產市場熱度的提升與近期興起的旅游熱潮脫不開關系。成都今年表現優異,在眾多熱點城市中脫穎而出,在去年以來多輪松綁政策以及經濟人口的強大支撐下,市場維持在較高的熱度。同比下降城市來看,大連位居跌幅榜首,同比下降超80%,大連雖然在去年以及今年上半年出臺了多輪利好政策,包括降低首付比例、優化公積金貸款政策等,但是實際效果一般,究其原因,大連雖然人口凈流入,但是流入速度在放緩,并且經濟產業近年來也未見提升,加上房價水平較高,導致去化緩慢。二線重點城市蘇州、南京較去年同期下降幅度也較為明顯,政策端仍有放松空間。三四線城市淮北、衡陽、泉州等同比跌幅均在50%以上。
四、6月房企推盤量大增,北京供應漲幅超300%
進入6月份,房企半年考來臨,為了沖刺業績,房企紛紛加快供貨節奏,導致批準上市面積明顯增加。根據數據顯示,2023年6月重點監測的10城批準上市面積為785.31萬㎡,環比上漲45.1%,同比上漲9.3。
從具體城市來看,除濟南、珠海外,其余8城供應量均上升,其中,北京供貨量漲幅超300%,遙遙領先,長沙次之,環比漲幅為169.6%,上海、合肥漲幅也均在60%以上,推盤積極性較強。從同比數據來看,上海由于去年6月正處于疫情高發期,供應基數較低,導致同比漲幅處于高位,溫州、長沙供應較去年同期明顯提升。與此同時,珠海、廣州、西安等城市供應量均不及去年同期,同比跌幅在40%以上。
五、庫存量連續三月微降,北上深庫存增加
根據數據顯示,2023年6月監測10個城市的新房庫存面積為7563.91萬平方米,環比微降0.02%,同比下降0.97%。在本月去化良好的情況下,6月新房庫存規模再次回落。
從具體城市環比變化來看,4城庫存規模環比上升,較上月增加1城,6城庫存規模環比下降。其中,深圳、上海、北京環比漲幅位居前三,環比分別上漲8.5%、1.8%、1.7%。從同比來看,6城庫存面積同比上漲,4城庫存面積同比下跌。深圳、莆田同比漲幅均超60%,庫存累積較為明顯,合肥、福州去庫存取得成效,同比分別下降30.4%、15.5%。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