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年來,黔東南州搶抓政策機遇,采取精準摸排、規范審批、多元籌資、精細管理等有力措施,扎實推動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改善居民居住環境,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2019至2022年共改造完成城鎮老舊小區363個,惠及居民4.1萬戶。
一是精準摸排聚民意。聚焦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舊小區,以尊重民意為前提,采取召開座談會、院壩會、入戶調查等形式解讀老舊小區改造政策,向群眾講清老舊小區改造的好處和實惠,廣泛收集居民意見,增強居民支持改造、參與改造的主動性,全面摸清改造底數,積極申報改造項目。“十四五”期間全州計劃改造城鎮老舊小區795個9.7萬戶。
二是規范審批優服務。制定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審批事項清單及流程圖,從項目立項到竣工驗收,建立一套基本建設程序,明確基礎類改造項目無需辦理用地、規劃、施工許可手續,施工圖設計文件采取“以會代審”,在流程不減的基礎上,通過并聯審批、聯審聯批等形式,依法依規加快推進項目立項、可研、施工圖制作、預算編制、招投標、合同簽訂等工作,確保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建成。
三是多元籌資拓渠道。按照年度改造計劃,緊盯政策投向,認真謀劃建筑主體改造項目、配套基礎設施項目、專項債券等項目,提前準備項目前期資料,力爭將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納入國家重大項目庫,積極爭取財政補助資金、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等資金支持,確保項目順利實施。自2019年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以來,全州累計籌集到各類資金17億元,其中中央補助資金7.64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9.36億元。
四是精細管理促提升。印發《關于加強全州城鎮老舊小區物業管理工作的通知》,將小區后續管理融入改造全過程,分類推進管理,對于規模較大的小區指導成立業主委員會,由業主委員會自行選聘物業公司進行管理;對于規模較小的小區成立業主自治組織,由業主自行管理;對于規模小且無人管理的小區,實行以街道辦、社區為主體的代管模式,提高小區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截至目前,改造后實施物業管理的小區197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