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3月16日,山東省纖維質量監測中心在濟南舉辦《中國結》《學校學生公寓床上用品技術規范》團體標準發布媒體通氣會。記者從會上獲悉,這兩個團體標準的發布,補上了行業標準空白,將規劃和助力行業發展。
占國內市場7成的“中國結”有了標準
發布會上,“中國結”產地代表郯城縣檢驗檢測中心副主任劉思恒介紹,臨沂市郯城縣紅花鎮是全國最大的中國結生產基地,當地企業的“中國結”產品的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70%,年產值達12億元,已成為當地促進集體發展、帶領群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目前,當地也在鼓勵行業發展,正在建設產業園區。
“中國結”是一種傳統民間手工編結產品,雖然行業規模逐漸擴大,但目前國內沒有針對“中國結”的產品標準,沒有統一的技術要求,中國結質量參差不齊,很多低端產品充斥市場,不利于行業的持續健康。為此,山東省纖維質量監測中心和產地積極對接,制定了“中國結”的團體標準,并于2022年12月1日起實行。山東省纖維質量監測中心四級調研員、監測三室主任海勇介紹說,這個團體標準是根據中國結的特點制定的。
記者了解到,中國結產品主要作為裝飾品,品種繁多,樣式各異,團體標準綜合考慮了中國結安全性和編結質量。主要技術特點:一是質量分級。分為優等品、一等品、合格品,滿足不同的產品需求。二是注重環保安全。中國結加工原料主要有線繩、塑料、木材、膠黏劑、油漆等,標準對甲醛釋放量、總揮發性有機物(TVOC)進行了規定。三是懸掛性能,中國結一般需要懸掛使用,標準對懸掛變形、部件之間的粘結力、耐光色牢度指標進行了規定。四是外觀質量,主要是可能影響美觀的一些項目,比如色差、對稱部位的尺寸差異、正面非功能性編結線頭外露、流蘇均勻性整齊度、掉粉、編線均勻性等。五是標志、標簽,對產品的標識進行規范,需要標明:產品名稱、材質種類、標準編號、制造者的名稱地址等內容,既提升了產品的規范性和檔次,又便于消費者選用。另外考慮到使用不當可能對嬰幼兒造成潛在傷害,提出了安全警示標識信息。該標準的制定填補了國內中國結產品標準的空白,為推動當地“中國結”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技術支撐。
杜絕“黑心棉”讓學生床上用品質量放心
山東省教育發展服務中心學校后勤部部長翟亞鋒介紹,山東省高校150多所,每年約60萬新生,再加上部分中小學寄宿制學校,寄宿制學生數量眾多。
學生床上用品是寄宿制學生日常使用頻率高的物品之一,其質量直接關系到學生的身體健康安全,劣質產品尤其是“黑心棉”的危害極大,一直受到社會、學校和家長的關注。學校使用的產品種類較多,有的產品目前沒有相應的國家標準。
山東省纖維質量監測中心四級調研員、監測二室主任武鏡介紹,《學校學生公寓床上用品技術規范》團體標準包含了被褥類、枕墊類、床品類、毛巾類、蚊帳、涼席、臥具包7類36種產品,規定了學校選用采購學生公寓床上用品的術語和定義、產品分類、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抽樣及判定規則、驗收以及包裝、貯運和標志等內容。本標準綜合考慮了學校學生公寓床上用品使用群體的特殊性,本著安全、實用、方便、易操作的思路來制定的。本標準較其他標準有三個突出的亮點,一是詳細規定了各類產品原材料的規格和參數;二是整合并涵蓋了目前學校采購所需要的各類產品;三是針對產品的安全性和服用性建議學校驗收時的檢驗項目。
同時,武鏡介紹,實施過程中將搜集、匯總學校在標準應用過程中的問題及建議,及時反饋給省纖監中心,確保產品品種多樣、質量穩定。該標準的制定使全省學校學生床上用品采購有了統一的、完整的、可操作性強的使用及技術標準,為學校招標采購提供了全面的參數依據,為生產企業生產提供了原材料采購依據,為檢驗檢測部門提供了標準的檢驗依據,為監督管理部門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持,可謂“一舉四得”。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