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內房股集體回升。截至收盤,佳兆業大漲27%,億達中國漲22%,龍光、融信、正榮漲超11%。
(資料圖片)
出險房企釋放積極信號
3月10日,佳兆業正式復牌,這也是2023年首家復牌的房企。在重組進度方面,佳兆業表示,公司和財務顧問持續與境外債權人進行對話,以期盡快與所有境外債權人,達成全面解決方案。
正榮地產于3月14日發布了境外整體債務管理方案的最新情況。正榮地產表示,境外整體債務管理的初步建議方案的暫定條款將或不包括任何本金的削減,以及可能分期攤還現有債務的本金及其任何應計且未付利息。
根據公告,正榮地產正與其顧問穩步推進境外整體債務管理方案的籌備工作,目前公司正與主要境外債權人磋商,并協助其對公司的盡職調查工作。正榮地產重申,公司計劃于2023年3月底前向境外債權人提呈境外整體債務管理的初步建議方案。公司相信,若境外整體債務管理方案獲債權人接納并實施,將為債權人提供高于財務顧問所預測的清算回收金額的價值。
還有龍光集團,223.6億元境內債務成功展期36-48個月,增信措施是提供大灣區重點城市交通便利區位住宅項目,以及西南省會城市核心樞紐住宅項目各55%股權質押。目前,龍光集團正在對其境外債重組方案進行調整,并計劃在4月底前爭取重組方案獲得通過。
多項樓市數據明顯反彈
消息面上,今年前兩月,房地產銷售和投資等多項數據出現明顯反彈。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2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513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6%。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0.6%,增速與2022年1-12月(下降26.8%)相比,大幅回升了26.2個百分點。前兩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額15449億元,下降0.1%。增速從2022年1-12月(下降26.7%)回升至-0.1%,上升了26.6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銷售額同比增長3.5%。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1-2月份,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銷售金額和銷售面積計算,全國商品住宅均價為10558元/平方米,漲幅為4.1%。房價數據終結了連續11個月的下跌態勢,正式轉正。
另據中指數據,3月以來,重點50城新建商品住宅周度成交面積保持在高位,同比增幅普遍在20%以上;重點10城二手房周度成交量環比持續增長,同比增幅保持在70%以上,上周(3月6日-12日)成交套數提升至2019年以來周度最高水平,同比增長超100%。由此可見,熱點城市新房市場活躍度仍有望保持,從而帶動全國新房市場進一步修復企穩。
供應端,在全國銷售市場尚未企穩、企業資金壓力仍較大的背景下,全國房屋新開工、房地產開發投資下行趨勢未改。
1-2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3669億元,同比下降5.7%,但較去年1-12月回升4.3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10273億元,下降4.6%,但較去年回升4.9個百分點。在“保交樓”舉措下,前兩月全國房屋竣工面積為13178萬平方米,增長8.0%。其中,住宅竣工面積9782萬平方米,增長9.7%。
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分析認為,2023年“保交樓”支持政策落地節奏或加快,資金規模亦有望加大,帶動竣工面積持續改善,但新開工改善有限、房企投資拿地仍偏謹慎等情況仍制約房地產開發投資的修復速度。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