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再不出手,真的危險了!
最近幾日,A股房地產板塊可謂“險象環生”。先是一批房企被“披星戴帽”,然后股價紛紛跌破1元,觸發了強制退市條件。多家曾經知名的千億房企,也到了退市邊緣。
又到了拯救房地產的關鍵時刻了?
01
千億房企瀕臨退市
首先是曾經的千億房企、四川房企一哥“藍光”。5月9日晚間,*ST藍光(行情600466,診股)(四川藍光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公告,“上交所將對公司股票作出終止上市的決定”。
然后是曾經的貴州首富羅玉平的房企。5月19日晚,*ST中天(行情000540,診股)(中天金融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告,深交所“擬決定終止中天金融的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另外兩家房企*ST嘉凱(行情000918,診股)(嘉凱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ST泰禾(行情000732,診股)(泰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同時公告,公司股票已經連續二十個交易日低于1元。已觸發面值退市的條款。
截止5月25日上午,除了*ST嘉凱、ST泰禾,股價低于1元的房企還有6家。美好、粵泰、陽光城、宋都、金科、泛海等房企。
這其中,陽光城、金科都曾是響當當的千億房企。ST世茂(行情600823,診股)股價跌至1.13元,榮盛發展(行情002146,診股)跌到了1.17元。
(數據截止5月25日 11:20)
02
民營房企太難
2022年以來,針對房企的再融資,管理層先后出臺了“第二支箭”“金融16條”“股權融資優化5條新政”“第三支箭”等政策。但從實際執行來看,民營房企依然困難重重。
根據克而瑞的數據,2023年前4月,國企、央企的發債量為1148億元,同比增長5%;但是民營房企發債量僅182億元,同比大幅下降48%。另外,截止今年前三季度,房企到期債券總規模為5573億元,其中有4081億元屬于民營房企,占比達73%。
所以,今年民營房企的償債壓力非常大。
但是在銷售端,又非常的不暢。
據廣發證券(行情000776,診股)數據,2023年一季度央國企銷售額較2022年、2019年同期分別增長39%、35%。但大多數民企銷售呈下降態勢,較2022年、2019年分別下降30%、45%。
比如去年12月重啟的房企股權融資,到了今天,依然沒有一家A股房企順利實施。大多還處于問詢、改方案的階段。
另外,按照近期房企股票的走勢來看,很多民營房企,基本上很難順利實施再融資方案。
融不到錢,貨又不好賣,怎么還錢?怎么保交付?
03
死亡螺旋待解
暴雷房企發展到現在,似乎正在形成如下的“死亡螺旋”:
房企債務違約→股票、債券暴跌,購房者避而遠之→無法籌資,銷售回款困難→進一步導致無法還款,繼續違約...然后重復這個過程。
在現實情況中,樓市已經到了什么地步了?有人稱之為——“秘不發喪”。
正所謂“十次危機九次地產”。作為中國經濟的支柱產業,中國經濟的壓艙石,房地產還是需要健康發展的。比如,自媒體《販財局》就認為,“史詩級救市,不遠了”。
你覺得呢?房地產該不該救?該不該救房企?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