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宏觀|優化需求端地產政策,助力擴內需穩經濟
1月5日,央行、銀保監會公布建立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動態調整機制的文件,允許滿足新房價格連續3月下降的城市探索降低首套房貸利率。在地產三支箭等供給端政策持續轉暖背景下,2022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增加了房地產需求端的支持內容,在擴大國內需求部署上,明確把“支持住房改善”擺在支持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等消費政策之前的首位。隨著部分城市降低首貸利率,地產當月銷售增速轉正時點有望更早到來,預計地產銷售、竣工、拿地、開工指標逐步企穩,沿房地產產業鏈對擴大內需、促進消費起到積極作用。
地產|大力支持首置需求,合理支持改善需求
住建部部長接受央視采訪,稱對首套房需要應大力支持。人民銀行建立常態化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利率下限決定機制,預計大量城市首套房利率下限將會取消,推動利率持續下行,直到市場完全復蘇。我們預計2023年市場前低后高,銷售復蘇較快,開發投資復蘇較慢。
風險因素:房地產市場基本面復蘇緩慢的風險。房地產企業2022-2023年結算項目盈利能力偏低的風險。
銀行|長效機制,增進信心:關于首套房貸利率政策動態調整長效機制的點評
當前房地產政策的協同、有序與長效推進,切斷了地產信用風險演繹成悲觀情形的鏈條,風險預期正加速由“無底”向“有底”轉變。對于銀行投資而言,地產信用風險預期改善,助力銀行股估值修復,疊加長周期資產質量拐點效應,板塊估值系統性提升空間可觀。
風險因素:宏觀經濟大幅下行,銀行資產質量超預期惡化。
宏觀|2023年中國會有服務業通脹嗎
2022年許多海外國家通脹大幅抬升,除了疫后復蘇以外,還有俄烏沖突和勞動力短缺的影響。市場比較擔心2023年中國服務業需求恢復后勞動力短缺,但我們認為目前中國勞動力供給比較充足,服務價格上漲將相對溫和。中性假設下,預計2023年全年我國CPI平均值在2.1%附近,四季度個別月份可能突破3%,貨幣政策不會因為通脹而大幅收緊。
風險因素:豬肉價格上漲超預期;原油價格上漲超預期;勞動力供給超預期緊縮。
固收|如何看待一季度信貸增長?
從近期票據利率走勢來看,實體經濟有效融資需求依然不足,預計去年12月信貸投放總量一般。今年1月信貸增長在疫情干擾疊加低溫、基本面修復受阻和基數效應的影響下,可能會弱于去年同期,但考慮到政策持續發力、基本面加快改善,一季度信貸的整體表現有望超預期,預計一季度新增人民幣貸款有望逼近9萬億。對于債市而言,短期央行對銀行間流動性的呵護以及信貸修復節奏較緩使得債券投資有所回溫,但在疫情沖擊減弱、經濟復蘇預期提升、政策靠前發力引導寬信用的背景下,我們認為利率債的中期調整并未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