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5月,多家房企公布了最新融資計劃。
5月8日,上海清算所披露了萬科2023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據發行文件,該中期票據注冊總金額為280億元,本期發行金額上限為20億元,期限3年,本期募集資金中,不超過8億元用于補充公司流動資金,增加公司現金管理的靈活性,進一步改善公司財務狀況,提高公司持續盈利能力;不超過12億元用于深圳金域學府和長沙半島國際兩個項目建設。
同日,越秀地產公告稱,發行人、公司及聯席牽頭經辦人于5月5日訂立認購協議,公司擬發行人民幣13.96億元于2026年到期的有擔保票據,所得款項凈額擬用于置換集團若干中長期境外債務有關用途。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研究機構統計,在3月房企融資小幅回暖之后,4月的融資規模又出現了同環比回落的情況,融資成本也有所下降。5月房企到期債券余額超過六百億元,其中,信用債占比超八成。
融資總量同環比回落
克而瑞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4月80家典型房企的融資總量為522.11億元,環比減少30%,同比減少25%。在3月房企融資小幅回暖之后,4月的融資規模又出現了同環比全面收縮。從全年累計數據來看,1-4月80家典型房企的累計融資總量為2279.33億元,同比減少22.57%。
從融資結構來看,4月房企境內債權融資499.07億元,環比減少31.4%,同比減少6.5%;境外債權融資30.65億元,環比增加45.3%,同比增加17.9%;資產證券化融資為42.4億元,環比增加21.1%,同比減少77.7%。
4月房企發債316.8億元,環比減少25.9%,同比減少12.5%。4月沒有房企在境外發債,316.8億元全是境內發債,環比減少25.9%,同比減少5.7%。其中,公司債發行82.7億元,環比減少16.4%,同比減少52.2%;中期票據發行140.5億元,環比減少15.4%,同比增加75.6%,境內發債的企業仍然主要是廈門國貿(600755)、金融街、首開股份(600376)、華僑城等國企央企。
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指出,4月信用債發行放緩,發行總量同環比均有所下降,其中,萬科、綠城、美的、濱江等非央國企成功完成信用債發行,但美的發行的12億元中票不僅有中債增全額擔保,中信證券、中債增和交通銀行三家機構還設立了信用緩釋風險憑證,當前民營房企發行期限較長的債券仍需較強的增信措施,投資人對民營房企的信心有待進一步恢復。
從融資利率來看,中指研究院的數據顯示,4月房企融資綜合平均利率為3.79%,同比下降0.26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1個百分點。融資綜合平均利率下降主要是4月信托融資成本走低,拉低了整體利率。
克而瑞研究中心則認為,4月房企融資成本下降,主要是因為當前發債的企業仍然主要是國企央企,這些企業的融資優勢較為明顯,整體融資成本因此保持在較低水平。
具體企業表現來看,據克而瑞研究中心統計,4月發行債券的企業有16家,發債企業個數環比減少3家。其中,債券發行量最大的企業是廈門國貿,發行了3筆共40億元的超短融以及1筆10億元的公司債。據中指研究院統計,4月,格力地產(600185)的信用債利率較高,為4.97%,招商蛇口(001979)最低,為2.2%。
5月到期債券余額超六百億
在增發配股方面,克而瑞研究中心指出,4月14日格力地產的70億配股募資申請獲得了上交所受理,企業擬向珠海市國資委及城建集團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其合計持有的免稅集團100%的股權,并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而萬科和保利的A股增發暫時沒有更新消息,整體看來近期房企配股融資熱度在持續下降。
從到期債務來看,據克而瑞研究中心統計,4月房企共有51筆債券到期,剔除掉已經提前贖回的部分之后約為948億元,環比增加88.1%。4月28日,合景泰富公告稱其2.12億元銀行借款逾期,企業首次出現債務違約,同時月內已經爆雷的中梁控股和大發地產都有新增債務違約。
據中指研究院統計,5月房企到期債券余額為689.1億元,其中,海外債占比為18.4%,信用債占比為81.6%。年內到期債券余額為5249.2億元,占總債券余額的18.6%,其中,海外債占比為34.4%,信用債為65.6%。
克而瑞研究中心認為,整體來看,雖然融資環境有所優化,但是短期內僅能惠及白名單優質企業,部分財務困難的房企仍較難獲得支持,因此未來仍可能有更多房企曝出債務違約事件。再加上當前房地產銷售仍未全面復蘇,流動性問題仍需要行業注意。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