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盤”入市,一些項目再現“千人搖號”,“售樓處重現排隊看房”,“疫情三年,漲回來只要一周”……近一段時間,上海樓市回暖、房價領漲全國的消息在各大平臺引起熱議。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1月份,在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城市分別有36個和13個,比上月分別增加21個和6個。其中,上海1月份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漲0.7%,同比漲4.2%。
業內人士認為,從70城新建商品價格指數來看,上海房價領漲全國。同時,數據也說明,上海房地產市場的熱度要超過全國。從近期上海樓市表現來看,看房人數逐漸增多,入市意愿有所回升,后續上海樓市有望迎來“小陽春”行情。
溫和上漲
從國家統計局數據來看,雖然上海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漲幅位居第一,但從0.7%的漲幅來看,仍屬于溫和上漲。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上海市的新房價格指數總體上屬于健康值,即處于0—1%之間,漲幅溫和適度,說明樓市有回暖的動力,但不屬于過熱范疇。
對于1月份上海新房價格上漲的原因,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認為,有兩大原因。一是上海樓市需求支撐力度較強,疫情防控政策優化之后,前期積壓的部分購房需求有所釋放,對價格走勢形成支撐;二是新房項目供應結構有所變化,1月上海多個高價項目入市,帶動上海新房價格結構性上漲。
業內人士指出,今年1月份,上海新房市場呈現出“量減價增”的特征,“量減”和春節返鄉相關,而“價增”的背后一方面是上海需求的旺盛,另一方面與供應結構相關。
上海鏈家研究院的監控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上海新建商品房成交8283套,環比下降4%,同比下降28%;成交金額682億元,環比下降3%,同比下降14%;套均總價823萬元,環比增長1%,同比增長19%;成交均價70752元/平方米,環比增長2%,同比增長15%。
值得關注的是,1月份雖然是樓市傳統淡季,但上海樓市走出了“淡季不淡”行情。尤其是多個“紅盤”入市,讓上海1月份的新房市場非常“火熱”。比如,格力海德公園積分過百搖號“日光”、象嶼招商公園1872二次開盤實現兩開兩罄,遠郊剛需盤南翔湖畔天下清盤等。
新房市場一房難求的熱度迅速傳導到二手房市場。數據顯示,從1月份開始,在二手房成交套數環比減少35%的情況下,參考成交價卻上漲了1.24%。
“大家對于上海房地產市場的認可程度非常高,剛需和改善型購房需求一直比較強勁。”嚴躍進表示,“買到就是賺到的心理”促使購房需求加快釋放,目前上海樓市回暖是一個回歸正常的過程。
市場信心恢復
2023年開年以來,樓市利好政策頻傳,市場信心逐步恢復。
來上海打拼多年的劉先生,今年終于取得了購房資格。劉先生迫切希望告別租房生活,準備在公司附近購買一套房子。“春節后上海樓市明顯感覺回暖了,看房的人越來越多,尤其是剛需和改善需求的看房者比較多。”他說。
“近期上海客戶看房量回升,市場情緒出現好轉跡象。短期來看,伴隨著供給端的進一步改善,上海新房成交規模有望回升,區位優勢明顯、存在價格倒掛的項目,仍將是購房者關注的焦點。”陳文靜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市也把提振住房消費納入到新一年經濟發展的框架之中。1月2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布《上海市提信心擴需求穩增長促發展行動方案》,其中有諸多篇幅涉及房地產行業,有助于推動房地產市場信心的恢復。
2月6日,上海市公布了2023年第一批集中供應樓盤信息。據網上房地產信息,該批次共涉及25個商品住房項目、房源共計6958套,涉及楊浦、浦東、閔行、松江、青浦、嘉定、寶山、奉賢和金山9個區域,總建筑面積約74.2萬平方米,備案均價62447元/平方米。
嚴躍進表示,目前,上海樓市總體上強于全國且可持續,市場快速復蘇,市場情緒也明顯提振。
“從過往房地產市場調控周期來看,上海市場在數輪調控周期中,多次率先進入下行周期、率先啟動恢復。整體來看,上海房地產市場基本面較好,短期供應端和政策端均存在一定優化預期,市場活躍度有望提升,上海市場情緒提升,一定程度有助于提振其他城市購房者信心,進而帶動整體市場企穩恢復。”陳文靜表示。
關鍵詞: 上海樓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