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朱英子
編 輯丨張星
圖 源丨視覺中國
【資料圖】
2月24日,銀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就信貸投放、理財業務改革轉型、養老保險第三支柱建設等方面披露了最新情況,并針對近期“提前還房貸難”“銀行理財贖回潮”等熱點問題進行了回應。
促使居民提前還房貸的原因之一便是理財收益率跑不贏房貸利率。2022年下半年理財產品收益率持續下行,甚至出現負收益,理財贖回使銀行理財規模下降2.3萬億。
就2022年四季度出現的銀行理財贖回潮情況,銀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向記者表示,2022年最后兩個月,受經濟預期向好、債券收益率上升等因素影響,部分理財產品凈值波動,這是市場自身調整的表現,總體風險完全可控。“從監測情況看,目前市場已基本趨于穩定,一些理財產品凈值已明顯逐步回升,理財業務未來發展前景依然廣闊。”
提前還房貸難已逐步緩解
近期,購房者提前還房貸意愿不斷上升,銀行辦理效率問題引發關注。對此,銀保監會回應稱,目前,商業銀行正在優化相關金融服務,做好提前還款辦理工作。有的銀行制定了專門的客戶提前還款服務方案和流程,統籌線上線下(300959)服務渠道,保證還款時間的可預期性。有的銀行開展多渠道服務對接,設立房貸提前還款熱線專席,為客戶咨詢及業務辦理提供便利。有的銀行在手機銀行等線上渠道部署提前還款預約功能,提升服務效能。
“從市場反映和我們了解的情況看,提前還款辦結數量明顯增長,辦理時限有所縮短,提前還款困難的問題已逐步緩解。”銀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說道。
上述負責人稱,下一步,銀保監會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指導商業銀行依據合同約定做好房地產金融服務,暢通線上辦理渠道,加快審批處理效率,做到客戶少跑路、快辦理。同時,將繼續加大對違規使用經營用途貸款、消費貸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的監管。
據央行日前披露的1月金融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1月份人民幣貸款新增4.9萬億元,同比多增9227億元,增速為11.3%。此次會上,銀保監會方面對1月份的信貸投放數據進行了詳細解讀。
從投向領域來看,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增長34.2%,高技術制造業貸款同比增長27.2%。民營企業貸款新增1.2萬億元,同比保持多增。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新增4689億元,同比增長22.9%。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貸款同比增長24.1%。
此外,部分領域設備更新改造項目貸款投放較快。21家全國性銀行已簽約部分領域設備更新改造項目貸款金額2989億元,截至1月30日,實際投放貸款金額1946億元,其中投向教育、衛生健康、產業數字化轉型等領域較為突出。
融資成本方面,1月份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繼續下降,較去年平均水平下降0.26個百分點。新發放民營企業貸款平均利率與去年平均水平基本持平。新發放制造業貸款利率持續保持低位。
銀行理財市場已基本趨于穩定
促使居民提前還房貸的原因之一便是理財收益率跑不贏房貸利率。2022年下半年理財產品收益率持續下行,甚至出現負收益,理財贖回使銀行理財規模下降2.3萬億。
針對2022年四季度出現的銀行理財贖回潮,銀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向記者表示,2022年最后兩個月,受經濟預期向好、債券收益率上升等因素影響,部分理財產品凈值波動,這是市場自身調整的表現,總體風險完全可控。
“從監測情況看,目前市場已基本趨于穩定,一些理財產品凈值已明顯逐步回升,理財業務未來發展前景依然廣闊。”
截至2022年末,理財產品規模27.7萬億元,全年為投資者創造收益8800億元,資管新規發布以來累計創造收益4.4萬億元。其中,投向債券、股票等直接融資19.7萬億元,較資管新規發布時增長43.9%。目前已批準設立31家理財公司,其中開業30家,發行的理財產品共22.2萬億元,占市場全部理財產品的80%,理財公司專營格局基本建立。
在參與養老保險體系建設方面,2021年9月,銀保監會選擇“四地四機構”啟動養老理財產品試點,2022年3月將試點范圍進一步擴大至“十地十機構”。截至2023年1月末,養老理財產品存續51只,47萬投資者累計購買金額1004億元。
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超2400萬戶
除上述提到的養老理財產品外,銀保監會此次就養老保險第三支柱建設方面的整體情況進行了披露。養老保險第三支柱主要包括商業養老金融和個人養老金制度。
在商業養老金融改革方面,截至2023年1月,特定養老儲蓄業務余額263.2億元;具有“穩健、長期、普惠”特征養老理財產品存續51只,47萬投資者累計購買金額1004億元;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累計實現保費42.7億元,保單件數37.4萬件,其中新產業(300832)、新業態和各種靈活就業人員保單件數超過6萬件,保費超過1.7億元。
商業養老金試點于今年1月1日啟動,目前國民養老保險公司、國壽養老保險公司已面向消費者開展業務,其他兩家試點公司也在積極籌備產品。養老年金保險2022年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642億元,保單件數2252萬件,期末累計積累責任準備金6659億元;加上其他有養老保障功能的商業保險,商業養老保險期末積累責任準備金已超過5萬億元。
在個人養老金制度發展方面,目前,商業銀行已開立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超過2400萬戶;銀行保險機構正在有序推出儲蓄存款、理財產品、商業養老保險等多種可供參加人投資購買的金融產品。
在養老金融機構改革方面,銀保監會于2021年出臺了《關于規范和促進養老保險機構發展的通知》,明確要求養老保險機構堅守定位,深化產品和服務創新,成為推動養老金融市場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各家機構正在按照通知要求主動轉型,逐步調整業務結構,進一步聚焦養老主業發展。同時,2022年銀保監會批設了國民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定位于專業型養老保險機構,重點發展商業養老金、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等創新型養老保險業務。
銀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銀保監會將持續深化養老金融改革,督促試點銀行安全穩健開展養老儲蓄試點工作,引導理財公司踐行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理念,推動養老理財業務持續規范運作,支持養老保險公司建立與養老資金長期穩健管理相適應的機制制度,在遵守養老金融基本規律和建立健全風控體系的前提下,更為積極地探索商業養老金融可持續發展的新路。
SFC
本期編輯黎雨桐實習生黎藹慧
21君薦讀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