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券中社2月24日訊,過去提前還貸是常事,如今提前還貸的人越來越多。與家庭的高儲蓄率相對應,提前還貸在中國較為普遍。
瑞銀大中華金融行業研究主管顏湄之發表最新報告顯示,在正常年份,每年提前還貸規模令中國房貸余額降低9%,另有5-6%的降幅來自年還款額。存量房貸和新增房貸的利差走闊導致家庭提前還貸需求大增。64只住宅地產抵押貸款支持證券(RMBS)的月度現金流顯示提前還貸率比2022年7-8月的正常水平提高30%。
“我們估計,2022年中國家庭的提前還貸規模達3.4萬億元,2023年可能增加1.1萬億元,假設提前還貸率比正常水平高30%。”顏湄之表示,1.1萬億元的“超額提前還貸金額”對中國房貸余額增長的拖累將達3%。
房貸余額告別兩位數的增長時代
2022年中國房貸余額增速從前一年的11%降至1%。顏湄之表示,考慮到年還款額和提前還貸,2022年新增房貸6.0萬億元,降幅顯著擴大至32%,更接近新房銷售額的降幅28%。
“展望未來,我們預計2023/24年年度新增房貸金額將增長0%/10%,高于瑞銀地產分析師對新房銷售額的預期(下滑15%/0%),因為我們假設首付比例要求將放松以及二手房交易占比將上升。”基于上述基準情景假設,瑞銀預計,2023-24年中國房貸余額將基本持平。即使在樂觀情景下(對提前還貸和新增房貸的假設更樂觀),我們預計未來房貸余額增速也將遠低于10%。
2023年凈息差的負面影響
2023年凈息差前景仍面臨挑戰,尤其是大銀行。瑞銀方面認為,四個因素對凈息差的影響可以得到較為準確的估算:房貸重新定價、其它貸款的LPR重新定價、收益率更低的新增房貸以及定存按更低的利率轉存。
綜合考慮,瑞銀預計上述因素對四大行Q123凈息差的影響將達-5bp,從Q123至Q423的累計影響為-10bp。另外,由于競爭激烈,收益率更低的新增企業貸款可能拉低銀行整體凈息差2-3bp。“好的一面是,我們認為H223存款利率可能進一步下調,若果真如此,這或能令凈息差壓力有所緩解。”顏湄之稱。
股票方面,瑞銀依然看好優質零售銀行和地方性銀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