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城六區”中,豐臺區和朝陽區的商品住宅供地較多。
記者張敏、實習生黃俊鈞北京報道近日,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聯合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了《北京市2023年度建設用地供應計劃》(以下簡稱“供地計劃”),今年計劃安排建設用地供應總量3190-3630公頃,首次下達彈性指標。
其中,今年北京計劃供應住宅用地1060公頃,與去年持平。包括產權住宅用地800公頃,租賃住宅用地260公頃。
產權住宅用地中,今年北京計劃安排商品住宅用地300公頃,與去年持平。“城六區”中,豐臺區和朝陽區的商品住宅供地較多,分別有40公頃和30公頃。遠郊區中,大興、昌平、順義的供地較多,分別有39公頃、37公頃和32公頃。近幾年備受關注的亦莊開發區,也將供應23公頃的商品住宅用地。
此外,今年北京將供應產業用地480-520公頃,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650公頃,城市道路及交通設施用地550公頃,特交水用地彈性預留450-850公頃。
在土地供應導向上,供地計劃指出,穩步提升租賃房空間供給質量,選址布局優先向軌道交通站點和就業密集地區集中,實現從“住有所居”向“住更宜居”轉變,單列租賃住房用地計劃,重點通過新建、改建、人才公租房納統、市場房源、零散房源籌集等多種方式,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積極引導多主體、多渠道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保障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需求。
空間布局方面,供地計劃顯示,為落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統籌城鄉發展,持續強化“一核一主一副、兩軸多點一區”圈層協同的城市空間結構,土地資源向城市副中心和多點地區傾斜。平原新城地區(含城市副中心)土地供應規模高于全市土地供應總量60%。
值得注意的是,經過兩年的集中供地試點后,2023年,北京的供地政策也將調整。北京將繼續定期發布擬供應商品住宅用地清單,但土地出讓節奏恢復常態化,以保持供地節奏均衡、合理、有序。
此前的2月17日,北京發布了“2023年第一輪擬供應商品住宅用地清單”,共涉及23宗地,面積約103公頃。擬出讓時間段為2月16日至5月16日。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