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中指研究院12月2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金融支持16條”發布實施以來,截至目前,累計有超過120家房地產企業獲得銀行授信,總額度逾4.8萬億元。
11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聯合公布《關于做好當前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工作的通知》,推出16條金融舉措,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兩部門當日公布的通知明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全面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因城施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保持房地產融資合理適度,維護住房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該通知被業界解讀為定向針對房地產行業的“金融支持16條”。
中指研究院12月2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金融支持16條”發布以來,截至目前累計有120多家房地產企業獲得銀行授信。從獲得授信的銀行個數來看,萬科最多,為15家;其次是綠城13家;然后是美的置業12家。從獲得授信額度看,萬科、綠城均超過4000億元;其次碧桂園超過3000億元;然后是美的置業1000億元。從銀行端來看,60余家銀行機構落實政策精神,積極向房企授信,總額度超過4.8萬億元。
與此同時,房地產企業股權融資信號發出后,目前已有30余家房企宣布配股或定向增發計劃。從房企屬性來看,央國企、民企、混合所有制均有參與。從企業當前狀態來看,不僅包含優質房企,也有出險房企。從融資對象來看,大股東或實控人、母公司、金融機構均有出現。從融資目的來看,項目開發、償還境內外債務、補充流動資金為主要用途,還有部分企業明確提出用來購買股權資產。
中指研究院企業事業部研究負責人劉水認為,當前供給端正在全力支持房地產行業融資修復。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為行業發展方向定下基調,政策方面將繼續滿足項目交付、房企經營、并購重組三方合理融資需求,保證融資覆蓋面的廣泛性;信貸、債券、股權三條主要融資渠道將繼續維持開放狀態,保證融資資金的持續性。在行業供給端利好盡出的背景下,房企籌資端流動性緊張問題將得以明顯改善。
劉水認為,企業要抓住當前融資窗口期,根據自身情況積極對接資金供給方,補充流動性;更要借助融資力量拉動銷售端,推動經營端流動性回暖,從根本上解決流動性問題。
關鍵詞: 授信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