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佳
(資料圖片)
9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發文,詳談《深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
央行指出,LPR由銀行報價形成,可更為充分地反映市場供求變化,市場化程度更高,在市場利率整體下行的背景下,有利于促進降低實際貸款利率。
數據顯示,LPR改革以來,企業貸款利率從2019年7月的5.32%降至2022年8月的4.05%,創有統計以來最低水平。
與此同時,今年4月,央行推動自律機制成員銀行參考以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代表的債券市場利率和以1年期LPR為代表的貸款市場利率,合理調整存款利率水平。
隨著存款利率市場化機制的逐步健全,2022年9月15日,國有商業銀行主動下調了存款利率,帶動其他銀行跟隨調整,其中很多銀行是自2015年10月以來首次調整存款掛牌利率。
央行表示,這是銀行加強資產負債管理、穩定負債成本的主動行為,顯示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向前邁進了重要一步。
此外,在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上,央行持續完善政策利率體系、建設較為完整的市場化利率體系和利率傳導機制,并以自然利率為錨實施跨周期利率調控,堅持發揮市場在利率形成中的決定性作用。
下一步,央行將繼續深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持續釋放LPR改革效能,加強存款利率監管,充分發揮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重要作用,推動提升利率市場化程度,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優化央行政策利率體系,發揮好利率杠桿的調節作用,促進金融資源優化配置,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值得注意的是,9月20日,最新一期LPR報價出爐:1年期LPR為3.65%,5年期以上LPR為4.3%,均與上次相同,符合市場預期。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分析認為,本月LPR保持不變,原因是2022年LPR已經多次下降,疊加效應有待顯現;其次,目前貸款利率已經處于歷史低位;最后本月政策利率并未變化。
不過董希淼也提到,因近期各主要銀行下調存款利率,負債成本降低有助于銀行壓縮加點,LPR繼續下降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關鍵詞: 調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