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黨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的改革目標后,上海市政府根據要求加大了長租房的建設力度,并將其作為解決新市民和青年人等困難群體在大城市居住問題的重要抓手,“十三五”期間累計形成公租房70萬套(含代理經租30萬套),“十四五”期間還將新增建設籌措保障性租賃房47萬套(間)以上,屆時,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住房困難問題將得到大大緩解。
調研發現,在長租房建設過程中,財政發揮了積極的保障和促進作用。
一是以政領財,確保土地支持政策不打折扣。近年來,上海的財政收入對土地的依賴程度較高,而長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用地的土地出讓金價格較為優惠,對財政收入的影響較大。財政從講政治的高度出發,刀刃向內,以減少政府收入換取國有企業建設成本的降低,極大地凝聚了長租房市場的信心和人氣。此外,上海市政府還出臺了盤活存量用地用于長租房建設的優惠政策,如企事業單位利用自有閑置土地建設長租房或非居住存量房改建長租房,免交土地價差款,極大地鼓舞了有閑置土地及非居住存量房的企事業單位參與長租房建設的積極性。
二是主動作為,加快落實國家明確的稅費減免政策。一方面,積極宣傳財稅支持政策,如“商改租”“工改租”等長租房可享受增值稅減按1.5%(原為5%)、房產稅減按4%(原為12%)的優惠政策;另一方面,組織住建、房管等部門,梳理匯總可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單位和項目,及時匯總提供給稅務部門,并跟蹤監督優惠政策的執行情況。此外,對長租房建設企業還出臺了免收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等政策。
三是關注重點,發揮中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引導作用。中央財政對住房租賃市場有獎補資金的政策,財政將其中的部分資金用于打造住房租賃公共服務平臺,開發面向社會提供找房、申請、簽約以及辦理相關公共服務事項的線上租房應用場景,順應了新市民、青年人的找房、租房的需求,較好地引導和培育了長租房市場。
長租房建設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重要體現,在財政的支持下,新市民、青年人“租得起”“租得好”的美麗夢想一定能得以實現。
(上海監管局供稿)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