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電產品正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智能掃地機器人便是其中佼佼者。
這其中石頭科技作為行業破局者,于去年2月21日登陸科創板。當時,其IPO價格271.12元/股,頂著“發行價第一”的光環,石頭科技上市當天報收497.90元/股,漲幅高達83.65%,被外界評價為一顆“瘋狂”的石頭。
轉眼間已到石頭科技上市周年之際,截至2021年3月5日收盤,石頭科技股價為1041.50元,較發行價增長284.15%。
回顧這一年的市場檢驗,諸多優質公司前赴后繼登陸科創板,石頭科技身處其中,股價率先站上千元,市值穩居科創板前十,完美通過第一個年度大考,給上市一周年畫上圓滿句號。
繼往開來,周年成績單展示過往的同時,亦透露了石頭科技未來的成長性。
專注技術研發,以產品力的升級解決消費者痛點,贏得廣泛認可;經營方面,業務結構優化與渠道建設兩手抓,公司盈利能力持續提高;另外,市場爆發在即,又進一步放大了石頭科技的想象空間。
拋卻明星光環,用實力說話,這顆石頭還將繼續“瘋狂”下去。
上市一年,成長性凸顯
從旁觀者的視角出發,石頭科技上市一年時間里表現最為突出的特質,可以用一個詞概括——成長性。
發行價271.12元/股,石頭科技不僅是發行價最高的科創板股票,也創下A股股票發行價歷史新高。上市10個月后,石頭科技股價破千,成為科創板首支千元股,也是當前A股市場繼茅臺之后的第二只千元股。
高歌猛進之外,逆境中的翻紅更是成長性的佐證。以近期解禁風波為例,2月22日石頭科技迎來上市以來最大規模解禁。傳導至股價,震蕩在所難免。但僅用時一周,石頭科技便重新站上千元,返回上行軌道。
資本市場的成長性意味著投資者對石頭科技的發展抱有信心。而這份青睞,則是大家基于公司實際經營情況做出的判斷。
近期,石頭科技發布了2020年度業績快報(未經審計)。數據顯示,2020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53043.87萬元,同比增長7.74%;實現利潤總額155986.88萬元,同比增長68.61%;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37148.27萬元,同比增長75.19%。
注:
可以看到,2020年石頭科技的利潤增速遠高于營收增速。究其原因,一是得益于業務結構調整,二是在海外市場找到了增量。
其一,公告中提到,報告期內“公司自有品牌銷量進一步提升”,這就是業務結構優化的具體表現。相較為小米提供代工等業務,利潤更高的自有品牌業務在整體營收中所占比例提高,從而帶動了石頭科技整體凈利潤大幅增長。
其二,渠道建設是企業長續的必修課,在國內市場站穩之后,石頭科技開始將眼光放向海外。上市之初公司就曾透露下一步將重點建設全球分銷網絡,實行內外雙渠道并行戰略。海外渠道持續擴張,拉動海外銷量增長。數據顯示,2019年,石頭科技的海外收入為5.8億元,2020年上半年達到近5.6億元,同比增長210.64%。
業務結構的優化使公司聚焦高利潤業務,渠道的完善強化全球競爭力,上述工作實質是石頭科技對自我進行的革新。促成過去一年高速增長的同時,自我革新更為未來的成長性奠定基礎。
由此,華泰證券、中泰證券、國信證券、西南證券等多家機構在研報中表達了對石頭科技的看好,給出“買入”、“增持”評級。
產品說話,深挖技術護城河
打鐵還需自身硬,面向消費市場,歸根結底還是要用產品說話。
石頭科技深諳此道。自2014年7月成立以來,公司堅持技術探索,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正是為了給產品的升級迭代提供內在支撐。
據悉,石頭科技的核心研發團隊由來自微軟、華為等科技企業的技術專家組成。截至2020年上半年度,團隊整體共有300多人,占員工總人數一半以上,為同業可比公司中占比最高。并且,逐年攀升的研發投入也已達到業內第一梯隊水平,2016年至2019年,石頭科技分別0.39億元、1.06億元、1.17億元、1.93億元。
基于此,石頭科技雖然年輕,但在技術實力方面,與科沃斯等老牌企業相比并不遜色。截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石頭科技在境內已取得 129 項專利,在境外(包括中國臺灣)取得31項專利。
石頭科技董事長昌敬表示,石頭掃地機器人的競爭優勢以及公司的護城河主要就是依托技術的積累。比如激光雷達、定位算法、運動控制模塊等,應用到產品之上,可針對性地解決消費者的使用痛點。技術優勢轉化為體驗優勢,產品力由此彰顯。
舉個例子,傳統掃地機器人在遇到拖鞋、積木、電線等小件障礙物時,碰撞傳感器會因為障礙物的高度、重量不足而難以觸發,于是就會出現機器人拖著積木到處跑的尷尬。
石頭科技去年發布的T7 Pro,開創性地加入了AI雙目視覺避障。這一技術原本多用于自動駕駛、無人機領域,通過攝像頭的立體視覺技術和AI物體識別技術,T7 Pro實現了避障“零觸碰”。
“功夫到家,石頭開花”,隨著技術護城河繼續深挖,產品布局日益豐富,石頭科技產品將多點開花,搶占更多市場份額。
此外,技術基因驅動產品升級之余,還利于石頭品牌的建設,對于日后打造品牌形象、提高品牌溢價大有裨益。聯系公司正在進行的“去小米化”業務結構調整,石頭科技自有品牌的銷量有望再次提速。
未來可期,爆發正在醞釀
放眼家用智能清潔機器人市場,爆發正在醞釀之中。
奧維數據發布的《2020年度清潔電器市場年報》顯示,新冠疫情加速清潔電器高速增長,2020年國內清潔電器市場規模達240億元,同比增長20%。具體到品類,掃地機器人、無線吸塵器的增速領跑。
預計2021年,高速增長態勢仍將保持。整體市場規模同比增長26%至301億,其中,掃地機器人市場規模或將達到112億,同比增長20%。
視野進一步拓寬,由于家用智能清潔機器人目前在海內外市場仍處于小眾階段,未來行業滲透率會隨著產品的升級迭代加速提升。方正證券就曾在相關報告中指出,全球掃地機器人潛在市場規模是目前的3倍以上。
爆發大勢所趨,然而,紅利永遠只傾向有準備之人,
一方面,消費升級正在襲來,以掃地機器人為例,未來競爭將主要在中高端市場打響,產品體驗上非智能的掃地機器人會被逐漸淘汰出局。
并且,市場集中度會持續提高。馬太效應之下,相較長尾品牌,市場份額排名靠前的品牌更加值得看好。根據奧維數據統計的2020年掃地機器人品牌零售額占比榜單,科沃斯、小米和石頭三者分列國內前三。
另一方面,隨著產品出海走向品牌出海,各品牌對海外市場也必須給足重視。目前,石頭科技、科沃斯等國產品牌已經在海外嶄露頭角。2019年,石頭科技在EMEA(歐洲、中東及非洲)區域的市占率已經達到9%,從傳統霸主iRobot手中奪走了部分市場份額。
綜上,一眾品牌中,石頭科技的成長性最受市場看好。短期來講,受益于疫情影響,公司海內外收入繼續增加;中長期而言,技術創新帶來增量市場,以研發見長的石頭科技沉淀良好口碑,因而將優先享受到爆發紅利。
例如,西南證券在研報中指出,相比于國內外傳統主流同業,石頭科技在算法與數據積累、研發設計實力、產品性能、商業模式、盈利能力、產業生態等角度均有較強優勢,長期來看具備全球領軍者基因。
“現在的成績一定不是我們所追求的終點,因為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上市之時,昌敬在內部信中提到的這句話,放在一年之后的今天依然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