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元春假期,全國疫情有效控制,新冠疫苗推廣接種,上億人就地過年,推動元春消費市場迎來火爆“開門紅”,根據商務部數據,今年春節黃金周(2月11日-17日)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821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8.7%,比2019年同期增長4.9%,假期經濟效益得到重新釋放。
長期的疫情防控疊加就地過年等新因素影響,中國消費人群的消費預期、消費觀念、消費習慣已經悄然發展轉變,表現在2021年的元春消費市場上,國人的假日消費行為呈現三大新趨勢:
趨勢1:精神消費欲望強烈,娛樂休閑成為假日主題。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物質消費與精神消費雙輪驅動格局的初步形成,假期消費市場,國人消費重心開始明顯偏向文化、娛樂、休閑等精神消費領域。據統計,今年元旦+春節檔全國電影票房累計超過93億元,總觀影人次超過2億,刷新了多項國內外記錄。本地游、周邊游同樣火熱,春節期間飛豬平臺“本地游”的預訂量同比漲超660%,高星級酒店預訂量同比漲超160%,客單價同比漲33%。
趨勢2:商品消費分層升級,健康、綠色、品質意識增強。商品消費供大于求,使得“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成為近年來政府對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方向,需求側也開始進行自我的消費分級與消費升級。據統計,元春期間部分電商平臺的跳繩、拉力器、啞鈴等宅家便捷健身器材銷量同比增長80%以上,綠色有機食品、殺菌消毒電器、洗碗機、掃地機器人等商品銷售也快速增長。越來越多的國人愿意為健康、綠色、品質消費買單。
趨勢3:線上消費與服務成為高頻,線上帶動線下效果明顯。今年全國有超1億人就地過年,根據新華網調研,這些“原年人”中有62.3%的受訪者會選擇“網購式拜年”,快遞傳鄉思,外地工作人員與家鄉親人互寄年貨特產成為時尚。線上消費和服務逐漸成為高頻,將部分消費活動的主戰場由線下轉至線上,同時線上帶動線下效果明顯。
彩電消費市場也迎來“開門紅”,將元旦促銷、年貨節促銷與春節促銷相串聯,根據奧維云網(AVC)推總數據,今年元春促銷期(20W52-21W07)中國彩電市場全渠道銷售量751萬臺,同比增長13.0%,銷售額240億元,同比增長40.2%。然而彩電市場并沒有因此走出低迷局面,今年的元春市場對比2019年,銷量和銷額分別有10.8%、3.9%的下滑。
元春為代表的假日消費向豐富的精神消費、品質的商品消費和高頻的線上消費轉變,也給2021年彩電行業的發展創造了一些新機遇:
機遇1:產品升級是本色,顯示技術與硬件配置迭代迎合消費新需求。
機遇2:內容升級是引力,重視自身內容升級與組合搭配雙升級。
機遇3:高端升級是利潤,成本上漲不可持續品牌高端化帶來持久溢價。
機遇4:渠道升級是方向,線上高端和新技術市場具備深挖潛力。
中國彩電市場長期處于低利潤狀態運行,面板價格暴漲帶動整機價格迅速上漲,消費觀念與行為轉變帶動消費市場發展變革。2021年主流彩電企業對利潤的追求將逐漸大過對市場規模的追求,在消費轉變中發現并抓住新機遇,才能掌握新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