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提高土地資源利用效率,推進產業集聚區“二次創業”,前不久,河南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推進產業集聚區用地提質增效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和《全省產業集聚區“百園增效”行動方案》,促進河南省內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產業集聚區已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主陣地和增長極,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如發展不平衡、主導產業不夠突出、創新能力不足等,特別是自然資源利用效率還不夠高,質量效益亟待進一步提升。”河南省政府副秘書長景勁松說。
據測算,河南省產業集聚區畝均投資強度為308萬元、畝均稅收為9.76萬元,分別僅相當于河南國家級開發區平均水平的53.5%、26.9%,還有巨大的提升空間。另外,河南國土開發利用強度已達到96.6%,補充耕地幾乎沒有回旋余地。因此,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河南亟需以土地節約集約高效利用倒逼高質量發展。
“河南實施產業集聚區‘百園增效’行動,主要考慮四個‘起來’、四個‘增效’。”景勁松說,一是規劃嚴起來,以科學規劃引領源頭增效。解決用地粗放、布局散亂、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必須從規劃源頭加強管控引導,突出規劃的科學性、嚴肅性、約束性;二是土地用起來,以盤活存量實施挖潛增效。現在對新增用地管控越來越緊,保障縣域經濟發展用地需求,首先要充分挖掘閑置低效等存量土地潛力,讓沉睡的資源活起來;三是質量提起來,以優化配置推進創新增效。優化供地方式,推行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完善土地二級市場配置機制,激活土地要素,增加財政收入,實現高效配置;四是監管細起來,以協同共管實現倒逼增效。扭轉重審批、輕監管的慣性思維,實施工業項目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完善土地高效利用的長效管理機制,形成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全程參與的治理合力。
根據工作目標,到2022年底,河南省將整備、盤活產業集聚區50萬畝存量建設用地空間,基本完成零散土地整治及歷史遺留問題用地手續完善,并全面建立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與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
關鍵詞: 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