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Eurodata的數據報告顯示,全球94個有收視調查的國家和地區,2018年人均每天收看電視時長是175分鐘;而我國12.8億的城鄉電視觀眾,同期人均每天收看電視時長只有125分鐘,兩者相差50分鐘之多。
另外,根據CSM監測數據顯示,2012年是調查啟動迄今人均收看電視時長最高的年份,達到164分鐘,之后則一路走低,至2019年中僅有117分鐘,又是一個近50分鐘的差距。彩電開機時長越來越低,到底是什么搶占了我們觀看電視的時間?
其實,這與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來臨不無關系。隨著智能時代來臨,我們的手機、平板、PC的功能越來越齊全,更具有吸引力。過去回家開電視變成了現在的吃飯、走路、睡前都要抱著手機,我們從電視屏幕轉移到了移動屏幕,所以電視開機時長被明顯分流。
特別是現在,互聯網視頻、短視頻、直播等APP的興起,吸引了大部分用戶的零碎時間,沒有誰愿意坐在電視機前消磨時間。說到底,還是電視對用戶的吸引力越來越小。那么如何才能挽救彩電越來越低的開機時長呢?其實,基于電視的應用和內容比產品更重要。
首先,在內容上,電視與移動端很難做到差異化,因為共處一個互聯網環境下,做到差異化非常難。但是在特定的內容方面,智能電視大屏所能帶來的效果是手機、平板等小屏幕設備無法比擬的,大屏幕的震撼、沉浸感都是小屏幕無法取代的。
另外,基于智能電視的應用將會成為電視的核心競爭力,也是挽救日漸下滑的開機時間的核心之一。隨著5G時代的來臨,智能家居的發展將步入快車道,車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智能家居、無人機等典型的物聯網細分行業將迎來機遇。
而作為終端交互的核心入口之一,彩電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電視的智能性、交互性、功能性越來越完善,電視是觀影中心也是控制中心,更是交互中心,特別是搭載攝像頭,支持視頻通話的電視,越來越受到用戶喜愛。
特備是現在搭載攝像頭的社交電視,基于社交電視我們能實現視頻通話、一起追劇、一起看體育賽事等,這是手機無法實現的互動娛樂。其次,智能電視還能實現Ai健身,特別是近來特別火的Ai智能健身功能,依然成為智能電視全新的應用。
另外一個就是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隨著智能家居時代來臨,智能電視將成為客廳核心的控制中心。我們能通過智能電視控制全屋的家電,在功能、性能、應用不斷完善下,彩電有望從手機、平板中奪回用戶零碎的時間,穩固客廳的核心地位,智能電視的開機時長將會不斷增加。
彩電的未來一定是基于內容和應用的服務產品,參數、配置、畫質、尺寸可能會演變為統一的標準,品牌的型號也可能會以尺寸來區分。賦予智能電視更多的功能和應用也將增加彩電的開機時長。
關鍵詞: 彩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