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品牌陸續入局彩電行業,為彩電行業的競爭“添磚加瓦”的同時,讓我們又不得不重新思考,為什么手機品牌爭破頭也想進軍已經進入存量時代且廝殺慘烈、無利可圖的彩電行業?
目前的彩電市場可以分為傳統品牌、互聯網品牌以及其他品牌,在國內傳統電視品牌目前能排進五的有海信、創維、TCL,拼接多年的耕耘,傳統彩電品牌在多年的廝殺中機會出現了大洗牌?,F如今,有面臨后起之秀互聯網品牌的沖擊,可以說日子更加難過。
在前幾年,彩電市場可以說“風生水起、風云變幻”,以樂視、小米為首的互聯網品牌迅速崛起并引發蝴蝶效應,自此涌現出PPTV、暴風、風行、看尚等一大批互聯網電視品牌,扎堆入局的同時依托優秀的互聯網內容資源大打價格戰,依靠資本補貼的方式注定只是曇花一現,到2019年留下來的互聯網品牌一只手能數得過來。
雖然有許多互聯網電視品牌退出,但是新一輪的品牌入局已經上演,這一次的彩電品牌都來自手機行業,繼續去年華為、榮耀宣布推出智慧屏之后,諾基亞、一加、OPPO、realme也將入局彩電行業。自此,國內手機出貨量前5中至少有3家已經入局彩電行業,手機品牌扎堆布局彩電行業已經成為常態。
手機品牌扎堆入局彩電市場是看中彩電市場“有利可圖”嗎?
根據奧維云網給出的數據,2019年中國彩電零售市場持續低迷,全年零售量4772萬臺,同比下降2.0%,零售額1340億元,同比下降11.2%,行業均價2809元,創十年最低。
2020年1-5月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量規模為1599萬臺,同比下降14.8%;零售額規模為393億元,同比下降27.9%。預計2020年上半年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量規模將達2087萬臺,同比下降9.2%。彩電均價更不用說,價格戰已經到了“剔骨”的地步。
從去年到今年上半年,彩電市場的下行趨勢已經逐漸呈現,均價也呈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彩電行業基本已經成為要增長沒增長、要利潤沒利潤的境況。那為什么手機品牌都希望扎堆入局彩電行業呢?筆者認為,這要從手機市場和彩電應用兩個方面來看。
首先,手機市場已經趨于飽和,急需向外擴展新領域,彩電行業成為首選。據市場研究機構Canalys的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手機市場的出貨量較前一年下降了7%,出貨量越來越集中在頭部品牌,銷量、份額、營收都面臨下行的壓力,手機品牌需要尋找新的增長領域。與手機移動屏相對應的是家庭智慧屏,正是這些手機品牌眼中的藍海市場。
據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彩電市場增速放緩,全年出貨2.26億臺,同比微增0.4%。相比銷量下降的手機行業,彩電行業依然屬于非常有“前景”,而且對于手機品牌來說,從無到有本身就是一種突破。
前有樂視、小米成功在彩電市場掀起大浪,后有華為、榮耀智慧屏持續高熱,正是看到了這些品牌的成功,其他品牌也都蠢蠢欲動,加上自身手機品牌就自帶的流量,進軍智能彩電市場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其次,看中智能電視作為未來家庭核心控制中心的地位。隨著智能家居時代的來臨,電視扮演智能控制中心的角色。越來越多的智能家電產品可以接入智能電視,而電視也開放終端入口,與智能家電企業一起共同打造未來的智能家居,智能電視已經成為未來客廳的核心控制終端。
百姓家電網創始人楊帆表示:手機品牌扎堆進軍彩電行業其實是看中智能電視屏以及其背后的價值,智能電視是未來大屏化場景的核心、未來智能家居的核心入口、家庭娛樂共享中心,手機品牌可以利用終端影響力來作為切入點,搶占這些未來入口。
手機品牌入局彩電行業將是未來的常態,也將為彩電行業帶來新的活力。但是同樣也將導致彩電行業更加激烈的廝殺,彩電行業或將面臨品牌的重新洗牌。
關鍵詞: 手機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