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8年,松下集團的營收達到了5100億元,實現凈利潤180億元。
眾所周知,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日本電器東芝、夏普、三洋等在我們國內可以說是叱咤風云,曾一度壟斷了我們國內的電器市場。
但隨著我們國內企業的崛起,索尼、松下等日本品牌也我們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少見了,這也讓很多人以為這些企業已經沒落了,其中就包括日本百年電器巨頭松下。
第一家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企業
松下電器是一家百年企業,至今已有100余年的歷史。1918年,擁有“經營之神”稱謂的松下幸之助創立了松下。
成立之初的松下,也只是一個“小作坊”,主要生產的是日常生活中所用的插頭,隨后逐步擴張到電器領域,比如收音機、干電池、電燈等。
而隨著業務越做越大,工廠規模也逐漸擴張。此后數十年間,公司業務不斷發展壯大使其公司的知名度在日本國內徹底打響。
1978年,松下電器進入中國市場,成為第一家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企業。在90年代時期,松下電器是市場上的搶手貨,發展如日中天。
而經過四十余年的發展,松下在華開設了85家關聯公司和擁有6萬名員工。業務涵蓋了家電、機電、商用產品以及制造業用品、新能源、航天電子應用等不同領域。中國成為松下最大的海外市場。
雖在智能行業,日本企業看起來沒做出什么成績,但是在其中卻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松下生產的貼片機,被很多手機企業都在用,松下還是華為零部件的供應商。
而放眼全球汽車行業市場,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新寵”。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松下已經開始了自己的布局。通過與新能源汽車巨頭特斯拉的合作,實現了“強強聯合”。
對于新能源汽車來說,動力電池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在這一領域,松下的表現是非常出色的。據媒體發布的數據顯示,松下在全球動力電池領域的出貨量排在行業第二位的成績,擁有市場份額為21.54%,僅次于中國的寧德時代,其市場份額為37.24%!中國的實力依然強大。
在美的格力身后,年賺5100億
松下作為一家老牌跨國企業,在中國深受消費者的依賴和信任。
雖然松下在我國格力、美的等大型家電企業崛起之際,在其國內市場的銷量并不樂觀,但從整體的銷售來看,卻遠遠地超越了國內的電器巨頭。
就拿2018年的數據來看,2018年,松下集團的營收達到了5100億元,實現凈利潤180億元。同年,我國美的營收在2600億左右、格力也只是在2000億左右。也就是說美的和格力加在一起的銷售額都抵不過一家松下電器。
可見,日本這個默默在中國藏身24年的家電巨頭,雖然在中國市場“節節敗退”,被人遺忘,但是它依舊能夠在美的、格力身后,悄然賺走5100多億元的財富。
尾聲
從松下的產業布局我們可以發現,在100余年的發展過程中,它的產品線擴張到了上百個產品,而上百個產品從設計、生產、制造等各個環節,它又能實現自給自足,這點才是最厲害的。
因此,即使終端產品銷量不好,但是它通過給其他終端廠商提供元器件,制造設備等,深入到這個行業的中間環節,仍然能夠存活下來,而且還存活得不錯。
歷史發展的潮流不可阻擋,松下的損失也是必然的。但依舊遮掩不了它是一個百年強企的光芒,松下幸之助無疑是成功的。
關鍵詞: 外資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