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據媒體報道,近日,湖北武漢一名20歲的小伙子小何,他從中專食品烹飪專業畢業后曾嘗試過廚師、銷售、外賣員等各種職業,現在在工地當技術文員,每月工資6000元。
去年家里給小何買了一套房,但需要自己每個月還4000元的房貸,而迫于壓力,小何選擇下班后去擺攤,小何說,白天工作時間是上午八點到十一點,下午兩點到五點,會利用中午的時間提前準備食材,下班后就會直接去湖經小吃街擺攤賣土豆泥,一般會從五點半擺攤到十點,已經擺攤了四天,不下雨時能賺300-400元。如果以后收入能高過工作的話,會考慮全職擺攤。
當下整個房地產市場表現低迷,日前有報道稱,近期,杭州二手房市場整體陷入低迷,成交難度加大,房東之間出現較大焦慮情緒。數據顯示,2022年5月,杭州市區二手房成交量僅4300多套,相比3月份上萬套的高點大幅下滑。而二手房掛牌量則居高不下,超過21萬套。
這意味著多數二手房小區成交乏力,一些小區數月未出現成交。 面對難以賣出的房源,不少房東已經出現較大焦慮。有房東不得不一降再降,最終低于市場價20-30%才賣出房子。甚至有房東表示除了降價外,還愿意跟買家分擔交易中的各項稅費,并通過熟悉的中介幫買家省去中介費,只為盡快售出房源。
中國房地產經歷了連續多年的大漲,從1998年我國取消分配福利房開始,樓市進入市場化。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城鎮化率大幅提升,加之其被賦予的金融屬性,房地產走了約20年的牛市。但房子也是商品,是商品就沒有只漲不跌的,也會有周期,有牛熊市。房地產大勢已去,長期的大熊市已經在路上了,現在還遠未結束。
整個房地產市場也遠未出清,如負債2萬億的皮帶哥的問題距離解決還很遠。房地產市場出清的標志性信號是有一大批中小房企倒下,某些知名房企的名字從地球上被抹去。不出現這些信號,房地產市場難言見底。
總之,房價依然在下行周期中,當前買房并非是明智之舉。尤其是資金實力不足的情況下,高負債當“房奴”,一旦遭遇房價下跌或則失業等情況,就有斷供的風險,損失會很慘重。當下,居民購房應該量力而為,要有足夠的風險意識。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