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網 3月31日晚間,德信中國控股有限公司發布公告披露了2022年年度業績。
據悉,德信中國2022年實現總收入為221.45億元,較2021年下降4.2%;毛利為21.78億元,同比下降56.5%,主要是由于年內交付予買家的總建筑面積減少使得已確認物業銷售額減少;毛利率9.84%。
具體來看,德信的收入主要來自物業銷售,物業建筑及項目管理服務、管理及咨詢服務收入、商業物業租賃、酒店運營。
(資料圖)
其中,物業銷售依舊是該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2022年實現收入為212.44億元,較2021年減少約4.6%,占公司總收入的約96.0%。
作為公司第二大收入來源的物業建筑及項目管理服務實現收入578萬元,較2021年增加約32.0%,占總收入的約2.6%;
此外,管理及咨詢服務、商業物業租賃、酒店運營分別實現收入為1.65億元、1.04億元、5440萬元。
期內,德信錄得凈利潤1.62億元,同比下滑93.18%;歸母凈利潤3.74億元,同比下滑60.26%;基本每股盈利0.14元。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德信的總負債約為899.26億元,同比下降5%。其中,有息負債約為211.91億元,同比下降30%;剔除預收賬款的資產負債率約為68%,凈負債比率約為69%。
在這個房企虧損百億已屢見不鮮的年報季中,德信中國實現正向盈利且有息負債下降三成,無疑是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
在物業銷售方面,2022年德信已確認總建筑面積約106.18萬平方米,較2021年減少約18.4%;確認為物業銷售的物業的平均售價約為20,007元/平方米,同比增加約17.0%。
在物業銷售確認收入的區域分布上,貢獻占比前四大的城市分別為杭州、南京、溫州、寧波。上述四個城市確認銷售金額分別為120.5億元、31.3億元、16.2億元、10.9億元,占物業銷售確認收入的56.7%、14.7%、7.6%%、5.1%。
在嚴峻的大環境與疲弱的樓市環境下,德信2022年的合約銷售金額有較大幅度下滑,全年實現累計銷售金額為361億元,同比減少約51.2%;合約銷售建筑面積約197.3萬平方米,同比減少約43.5%;合約銷售平均售價約為18,297元/平方米,同比減少約13.6%。
雖然合約總銷售出現明顯下降,不過,德信在重點布局的城市依然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成績。據了解,其在杭州、溫州、寧波等地的銷售額都進入當地銷售榜單的前列。
對于2023年的展望,德信在年報中指出,房地產政策將繼續以“房住不炒”為主基調和側重于“保交付”,中央政府年內已出臺一系列利好政策刺激和支持房地產市場,同時以多緯度的融資政策支持房企,政策的力度在不斷加大。
但現階段政策效果并不明顯,需求端的提振仍未達到預期,態勢并未有明顯變化,因此該公司預計,從政策端向市場端的傳導仍然需要一段時間。
土地儲備方面,德信是2022年為數不多還有擴儲的民營房企。
年內,該公司在長三角地區獲取了三幅地塊,分別為臺州留仙里二期項目、杭州臨平山北地塊項目、杭州蕭山區項目,總可售建筑面積約28.73萬平方米,平均土地成本約為8118元/平方米。
截至2022年底,德信在25個城市共有146個項目,總土地儲備為1459.99萬平方米,在一二線城市土儲占比超過80%。其中,122個項目位于長三角地區、余下的24個項目分別位于珠三角、成瑜雙城經濟圈及長江中游經濟帶等地區。
此外,在保交付方面,2022年德信共交付31批次,累計交付超2萬套,100%如約交付。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