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前,把公益作為企業使命的綠城,將目光落到了距離杭州2600公里的甘肅民勤,在萬里黃沙中種下了第一株梭梭樹;九年后,在騰格里沙漠的最西端,“綠城林”的規模已近14萬株,面積已經擴大近2000畝。
九年間,綠城久久為功,民勤沙漠的“綠城林”從無到有,“種春風”也從一開始的守護綠洲的善意之舉,逐漸成為綠城中國公司發展戰略的上的重要一筆。
(相關資料圖)
點對點幫扶,綠城吹響“種春風”的號角
3月12日植樹節,綠城中國2023“種春風”沙漠綠洲共建行動在杭州正式啟動。
在今年“種春風”的啟動會上,綠城特意邀請了甘肅青梭公益發展中心執行主任馬俊河以親身經歷介紹了民勤的荒漠生活和治沙歷程。經歷過多次沙塵暴的當地人,為了不做生態難民,努力“種好每一棵梭梭,做好每一個草方格”。
甘肅青梭公益發展中心執行主任馬浚河介紹民勤沙漠的變化
綠城中國董事會辦公室副主任劉仲暉、《杭州日報》文體副刊中心副主任韓斌為春風使者代表頒發公益證書
馬浚河還帶來了來自民勤沙漠的黃沙和梭梭種子,向現場的小朋友們講解梭梭樹的生長過程。
活動現場,綠城向小業主們贈送了梭梭種子,希望通過綠色種子的傳遞,讓我們的下一代也能繼續這份綠色公益之心,守護我們的家園。
綠城中國相關負責人表示:“一家企業的作用可能是微小的,但是相信如果有更多人的參與,我們的沙漠治理、環境保護、低碳生活都將越做越好,越來越深入人心。”
據了解,“種春風”公益募捐的所有款項將直接進入甘肅民勤國棟生態沙產業專業合作社,全額轉化為綠城林,實現點對點的直接幫扶。
特別的公益,綠城九年如一堅持“種春風”
在綠城中國的公益事業中,“種春風”是一個特別的存在。
它并不是某個節點、某個階段的活動,而是幾乎貫穿了全年。從三月開始捐種,到五六月奔赴沙漠種植梭梭,到九十月進行沙漠農產品義賣,再到歲尾感恩回饋,綠城希望通過持續不斷的信息傳遞和互動參與,可以呼吁更多人加入到這場綠色接力之中,讓更多人關注民勤,一起拯救這顆鑲嵌于古絲綢之路上的綠色寶石。
每一個大型公益活動背后都有無法預估的風險和無比繁瑣的組織安排,僅有愛心是不夠的,更需要的是能力和責任。難能可貴的是,綠城一做便是9年并且還在持續。
結合企業發展路徑和未來規劃,或許就能理解綠城對“種春風”活動的堅持。在綠城中國的ESG發展報告中,“綠色”和“健康”是兩個高頻詞,綠城不僅要求自己開發的房子綠色健康,也追求美好綠色的生活。
因此綠城更愿意為更多人的美好生活奉獻一份力量。
“春風”起,為沙漠增添更多綠意
去年底,國家林草局發布了第六次全國荒漠化和沙化調查結果,數據顯示我國首次實現所有調查省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持續雙縮減,沙區生態狀況持續好轉。
同時,最新的監測數據顯示,全國現有沙化土地約占國土總面積的17.58%,仍影響著近4億人口的生產生活。
三月的江南,大地春回,草長鶯飛。同一時空下,有些地方卻黃沙堆積、草木稀疏,惡劣的環境讓人憂心。
值得欣慰的是,我們看到愛的力量,在這個美好的春天集結。綠城“種春風”全國各地已如火如荼的開啟:杭州的一起ING種梭梭活動、寧波的春風音樂會、義烏綠城的園區充值計劃、金華的園區微度假計劃……這縷縷春風,從煙雨江南出發,吹到飛沙連天的大漠孤煙處,化成一株株梭梭迎風生長,和黃沙為伴,長成了沙漠中最美的風景,守護這片土地永固長存。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