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網 京東物流向外再探出一步。
3月9日晚間,京東物流召開電話會議,披露過去一年的成績單。在CEO余睿所公布的2022年營收1374億元中,外部客戶收入達到891億元,與去年相比增長超50%,總占比達到64.9%。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17年,劉強東曾定下“五年實現營收過千億,外部客戶收入占比過半”的目標,五年后的今天,目標達成。
翻閱最新披露的業績報告,2022年為京東物流“撐腰”的外部客戶主要通過服務沃爾沃汽車、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山東臨工工程機械有限公司等大型且需要長期服務的企業,服務方向則從單純提供零配件倉儲和配送服務延申為構建整條售后供應鏈網絡。
盈利數據方面,報告期內京東物流虧損10.9億元,較2021年虧損156億元縮窄93%;毛利100.99億元,同比增長74.6%;年度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盈利8.66億元,實現扭虧為盈。
從2021年中旬敲鐘上市成為京東旗下第四家上市平臺,到將外部客戶占比升近七成,種種跡象表明,京東物流正嘗試走出母公司的“庇護所”。
供應鏈打法
“2022年全年,我們來自外部一體化供應鏈客戶的收入達到292億元,同比增長14.5%。”余睿表示,這主要得益于京東物流外部一體化供應鏈客戶數和單客平均收入的增長。
資料顯示,2022年京東物流一體化供應鏈服務共計收入774億元,而選擇掏腰包的外部一體化供應鏈客戶近8萬家,同比增長7.1%,單客平均收入36.5萬元,同比增長6.9%。
他還特別提及,年收入貢獻超1億元的外部一體化供應鏈客戶數量目前達到26家,平均合作時長也超過4年。從這點來看,京東物流在抓取客戶和吸引客戶時主要關注的首先是合作深度,其次是客戶黏性。
截至目前來看,京東物流旗下客戶行業中,快消品、家電家具、3C、服裝、汽車、生鮮為大頭,在這其中,快消品業態在外部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收入中占比最高。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快消品市場正處于存量競爭階段,而以抖音、快手等為首的內容電商在此時期以內容傳播、閉環交易鏈路受到不少快消品品牌的重視。
京東物流捕捉到了這份重視。
2022年10月,京東物流宣布接入抖音電商音需達服務,為抖音電商用戶提供送貨上門等配送服務。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服務過的抖音電商平臺商家數量約在2萬左右;2023年春節期間,京東物流又搭上了快手,成為官方物流合作伙伴,提供春節假日期間寄遞服務。
“從業務側的角度來說,雖然2022年受到疫情影響,但是我們也看到了很多供應鏈業務拓展的機會。”在余睿看來,不論是外部電商平臺還是傳統的ToB業務的供應鏈服務,對當下的京東物流來說都算是機遇。
“整個行業大趨勢也并沒有發生大改變,各家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的成本或者說效率的改善是永恒的話題。”
德邦補短板
2022年,京東物流還下了一個“大訂單”,將德邦物流收入囊中,并體現在了最新的業績數據中。
于2022年,京東物流快遞、快運等其他客戶收入約合600億元,同比增長78.3%。值得注意的是,德邦物流在這其中的業績占比超過20%,貢獻了140億元收入。
另據德邦物流同日披露的業績數據來看,營業總收入313.91億元,同比增長0.10%;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5億元,同比增長339.8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3.13億元,同比增長250.60%。
從京東物流的角度看,自2022年7月完成收購德邦后,業務營收數據也收到正面反饋。除2022年整體業績外,京東物流于2022年四季度整體業務總收入為430.1億元,同比增長41.1%,而德邦總收入為85.7億元,不含德邦的總收入為344.4億元,僅同比增13%。
此外,來自其它客戶的收入為218.6億元,同比增長115.7%,其中包含德邦在本季度快遞快運等相關收入共83億元,而若不含德邦的來自其它客戶收入則降為135.6億元。
不難看出,拿下德邦物流后,京東物流在整體業務業績數據方面均有一定提升,細化到領域中,德邦物流也成為京東物流補足短板的棋子之一。
入駐京東物流前,德邦物流才經歷過一次轉型,推出了大件商品快遞服務,但由于轉型初期成效不足,2021年的扣非凈利潤還出現了虧損的情況。
在此背景下,拿下以即時配送為主業的達達快送不久后,京東物流選擇順勢抄底,將德邦物流作為大件快遞及快運業務模塊進行收購,并在企業內部進行了人事換防,京東物流執行董事兼CEO余睿出任德邦物流董事長,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唐偉則擔任德邦物流副董事長。
“回顧2022年,在充滿挑戰和不確定性的宏觀環境下,我們堅定發展策略,完成了對德邦物流的收購。”京東物流管理層表示,此類收購有助于京東物流強化現有供應鏈,推進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的拓展。
以下為京東物流2022年全年業績發布會問答環節實錄:
現場提問:京東物流對內部供應鏈的看法是什么?對2023年內部供應鏈的發展和展望如何?經濟情況在慢慢回彈,下半年外部供應鏈才會繼續加快,怎么判斷今年的增速?
余睿:內單部分就是和京東零售的合作,在2023年重點方向分為幾類。
第一類是現有業務的降本增效,以及時效的持續改善和提升;第二類就是關于京東零售的重點業務方向,如何在物流履約上提供相應的支持和配合,這包含了下沉市場、低線城市策略、在具體某些品類上的策略;第三類,京東零售整個生態里面還有大量賣家,京東物流已經拿到更多賣家業務,這也是和京東零售配合來做的。
從業務側的角度來說,雖然2022年受到了疫情很大影響,但是我們也看到了很多供應鏈業務拓展的機會,不論是外部電商平臺,還是傳統的ToB業務的供應鏈服務。
單蘇:外部一體化供應鏈客戶中,2022年度收入貢獻超過人民幣1000萬元以上客戶增速達到了接近22%,年度收入貢獻低于人民幣1000萬元的一體化供應鏈客戶收入增速只有8%。
我們暫時不能給出比較清晰的判斷,但是整體是向好的,大小客戶的業務恢復節奏也取決于整體宏觀經濟的情況。
現場提問:怎么看未來幾年整個行業發展趨勢?外部供應鏈客戶數的情況可否分享一下?
余睿:我們認為整個行業大趨勢并沒有發生大改變,各家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的成本或者說效率改善是永恒的話題。
在這當中,還是需要在整個供應鏈規劃上有更多的動作,包括有更多技術,還有更多應用投入使用,才有可能實現企業側的訴求。
單蘇:今年截至目前,整個環境還是比較保守,特別是外部供應鏈客戶數,主要受到1000萬元以上貢獻客戶增加帶來的增長,所以目前還沒看到大規模復蘇的情況。
現場提問:今年內部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收入是否能夠看到增長逐漸加速的情況?另外京東最近也推出了百億補貼,這個會對我們的業務產生怎么樣的影響?
單蘇:我們的整體增速是遠超一二月行業的平均增速的。
第二方面,雖然我們看到有遠超行業的增速,但是我們認為在第一季度總體上來說是偏保守的,沒有看到特別大的恢復跡象。
就百億補貼來說,京東集團對我們來說是極其重要的客戶,相信京東集團百億補貼是為了它的業務發展。
對我們來說,只是京東集團的收入和GMV的增長可以轉化為我們的收入。我們關注的還是通過提高服務品質和體驗,加強對平臺的滲透以及更好的服務內單客戶。
百億補貼也取決于京東集團對品類補貼的變化,不同結構也會對我們收入造成影響。總體上來說,我們會緊緊地和集團客戶站在一起。
現場提問:京東零售在下沉市場方面的合作會加深,對今年的資本支出安排有沒有影響?
余睿:在過去幾年,我們持續在下沉市場做相應投入,包括覆蓋低線城市的網絡建設,甚至鄉村、鎮配送網絡等。
在2023年,這部分不會有特別大的額外新增的大筆投入,還是會在我們的計劃里面。
單蘇:關于資本支出方面,京東物流會維持3%到4%的資本支出計劃,但是會根據外部環境做一個動態調整,有可能偏低,也有可能偏高,在每個季度之間也會動態調整。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