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居財經孫肅博7月1日,安徽濟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遞交招股書,擬沖刺滬市主板,國金證券為其獨家保薦人。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招股書中,濟人藥業提到,在中藥配方顆粒方面公司是安徽省首家獲得中藥配方顆粒GMP(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認證的企業,累計實現了500余種中藥配方顆粒研發及銷售,是安徽省首批中藥配方顆粒試點研究企業。
樂居財經《穿透IPO》通過公開報道發現,2017年6月,因涉嫌違法生產,濟人有限被國家食藥監總局通報,GMP證書也被安徽省食藥監局收回。
通報顯示,濟人有限存在的問題包括:擅自改變炎可寧片生產工藝及處方、投料量;檢驗數據存在數據可靠性問題;物料管理混亂,賬、物、卡不一致;批生產記錄不真實。
按國家藥品標準規定,每1000片炎可寧片應投黃柏413.8g,根據該企業批量,每批炎可寧片應投黃柏745kg,2016年炎可寧片生產10批次,按注冊標準總計應投入7450kg黃柏。
但其2016年生產的前7批炎可寧片減少黃柏投料量,其中前5批黃柏投料量約487kg/批,剩余2批黃柏投料量約682kg/批,還在其中添加了不應有的淀粉(85kg/批)和糊精(170kg/批)。后3批添加了不應有的玉米淀粉(共計178kg)。
同時,隨貨同行單及中藥材中藥飲片分類賬顯示黃柏來料入庫10430kg,出庫7450kg,但企業財務發票及財務出入庫明細顯示僅購入2060kg黃柏,其中1760kg用于干膏提取、300kg用于配方顆粒生產。原輔料分類賬、批生產記錄投料的黃柏數量與財務發票、財務成本核算清單的數量不一致。
今年元旦節后,安徽省藥監局發布的4則藥品檢查結果顯示,對濟人藥業的飛檢雖然符合,但存在3項一般缺陷。據了解,一般缺陷是指偏離藥品GMP要求,但尚未達到嚴重缺陷和主要缺陷程度的缺陷。
此外報告期內,濟人藥業全資子公司安徽普仁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簡稱“安徽普仁”)的藥品也多次被抽檢不合格。
2022年9月27日,福建省藥監局發布的一則藥品質量抽檢公告顯示,安徽普仁的中藥飲片,浮萍在水分項目抽檢中不合格。2020年山東省藥監局發布的藥品質量抽檢通告顯示,安徽普仁的穿心蓮藥品首次抽檢不合格,經過復檢顯示合格;2019年安徽普仁還因為產銷劣藥,被亳州市譙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處罰。
除了藥物不合格,濟人藥業還被爆有漏稅行為。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2年6月,濟人藥業支出的滯納金罰金合計分別為1.71萬元、11.56萬元、237.93萬元、38.71萬元。其中2021年滯納金罰金高達237.93萬,濟人藥業解釋為主要系配合稅務部門對納稅情況進行清查及補繳而產生的滯納金。
數據顯示,頻出問題的中藥配方顆粒和中藥飲片是濟人藥業近年營收增長的主要動力。2019年-2022年6月,濟人藥業營業收入分別為7.89億元、7.31億元、8.05億元和4.49億元,其中主營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均接近100%,
相較產品單一,銷售額下滑的中成藥業務,中藥飲片和中藥配方顆粒的產品豐富,銷售額呈現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報告期內,濟人藥業中藥飲片收入分別為3.77億元、3.45億元、4.04億元、2.09億元,2020年和2021年增速分別為-8.35%和16.98%;據悉,濟人藥業銷售的中藥飲片品種超過700種,產品包括炒酸棗仁、砂仁、川貝母、北柴胡、當歸等。
同期,中藥配方顆粒收入分別為2957.04萬元、5343.06萬元、8119.51萬元、2461.94萬元,雖然占公司整體收入的比例較低,但增速最快。2020年和2021年增速分別為80.69%和51.96%,2022年上半年呈現下降趨勢,主要系國家藥監局頒布了中藥配方顆粒國家標準。據悉,公司銷售的中藥配方顆粒品種共計超過500種,不過產品平均單價從2019年的966.54元/kg,下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847.58元/kg,降價約120元/kg。
營業收入快速增長,但濟人藥業的利潤增長卻與營收出現背離,報告期內其凈利潤分別為1.27億元、9388.00萬元、9517.08萬元、6603.46萬元。
2019年-2022年6月,濟人藥業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59.06%、57.52%、52.70%、51.29%,整體呈下降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