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觀點網訊:1月9日,香港總商會預期,香港2023年全年經濟增長3.8%;通脹水平按年升1.1個百分點,升至3%,料整體升勢可控。
總商會高級經濟師莊仕杰表示,雖然今年香港仍受息口上升和勞動力減少等不利因素影響,但通關、經濟活動恢復,以及低基數效應帶動,亦足以令年內經濟恢復至2021年水平,實質GDP大致恢復至疫情前水平,認為預測不會過份樂觀。
總商會亦預期,失業率有望于年底回落至3.3%水平,即按年回調0.3個百分點;零售和商品出口,將分別按年增長10%和4.5%。
莊仕杰稱,出口表現比零售表現疲弱,是由于會方預期今年外圍環境不會有大改善,同時歐美經濟正面臨逆風,令本地出口增長對比零售,未必錄得較大反彈。
香港總商會總裁梁兆基指,料美國今年持續加息至5%水平,估計香港受到流動性影響及銀行體系總結余下跌到相當水平,所以會跟隨美國加息步伐,但幅度未必每次一樣,幅度視乎拆息水平及流動性。
另外,總商會的年度「商業前景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四成受訪企業預期2023年營業額將較去年增加,反映港企審慎樂觀地認為最壞的時期或已過去。同樣有四成受訪企業預期2023年的營業額將仍低于疫情前水平,可見本港距離真正復蘇似乎仍有漫漫長路。不過,是次調查于去年11月進行,當時大部分防疫限制仍未解除,因此相信現時營商氣氛會有所改善。
與2021年同類調查的結果相比,企業招聘趨勢大致不變,約34%受訪公司表示計劃在未來12個月增聘人手。不過,超過半數(55%)受訪企業認為行政長官在其首份《施政報告》中提出的吸引人才措施仍不足夠。技術人才短缺致使企業難以物色合適人選,令增聘人手的計劃受阻。總商會認為香港需要妥善而有效的人才相關項目,否則將難以維持全球競爭力。
企業表示會繼續放慢在港投資步伐,只有16%受訪公司計劃增加資本投資,與一年前的17%相若。大灣區(不包括香港)依然是企業的投資熱點。在區內設有業務的受訪企業中,有34%表示會在未來12個月增加區內的投資,而計劃在內地其他地區增加投資的相關比率則為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