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期,多家銀行陸續對外發布信息,強調要響應“金融支持16條”相關政策及落實全國性商業銀行信貸工作座談會會議精神。據不完全統計,11月以來,全國各地銀行與房企新增授信簽約額已超2.9萬億元。
不過,中國鐵建、遠洋集團等房企目前卻無新的銀行授信消息傳出,由此引起了行業關注。分析稱,這是因為這些房企本身在各家銀行就有授信,沒必要過度解讀。以遠洋為例,截至2022年6月,其已獲批尚未提用授信額度近2200億元,去年授信均獲得正常續期。僅6月單月,遠洋集團銀行借款提款便超過30億元,涉及銀行主要包括國有五大行及大型股份制銀行等。同期,中國金茂、新城控股、美的置業的未提用授信額度分別為1308億元、804億元、1056億元。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指出,銀行本身有著嚴謹的風控體系和內控流程,即使有金融16條政策的指引,但在實操層面的每個業務端口,對于具體的每項業務也不會大幅放寬,而依然會堅守風險管理的審慎原則與工作標準。他認為“融資端能夠最終落實結果尚不明朗的萬億授信”還需要打一個問號。
據了解,雖然本次與銀行簽署戰略協議的房企大部分授信額度有調增,但融資是否會最終落地并無關系。比如,某房企在某行授信約200億元,存量100億元,即便額度增到300億,存量還是那么多??赡芩哪硞€項目賣完還款,存量還會被壓到80億。
柏文喜也表示,銷售回暖才是救市根本,因為銷售回款良好才是銀行授信轉化為真實貸款的前提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