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澤紅
(相關資料圖)
出品 | 焦點財經
地產保融資“三支箭”落地后, “第一支箭”銀行信貸正在密集向房企授信,“第二只箭”債券融資正加速推進,“第三支箭”股權融資也正排隊落地。
大批房企在尋找適合自己的那一支箭,萬科“三箭”全中,龍湖、新城控股、美的置業、金地等少數幾家已中兩支,接到一支箭的房企則已超60家。
據焦點財經不完全統計,從國有大行到股份制銀行,再到地產性銀行支持區域房企,拿到授信的房企超65家,總授信額度超3.12萬億元。
金科股份很幸運,成為了少數接到“兩支箭”的房企之一,12月5日對外宣稱,擬籌劃非公開發行股票,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票。
同日,金科又與光大銀行重慶分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而在月初,金科已獲得建設銀行廣西自治區分行授信支持,南寧的新項目已經獲得建行開發貸意向書。
一日之內,金科連續接“兩箭”。
不同于龍湖、新城控股、美的置業等房企的銀行信貸、債券融資“兩箭”,金科股份的“兩箭”分別是銀行信貸和股權融資。
自11月28日 “第三支箭”落地,證監會決定在股權融資方面調整優化,恢復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資、并購重組及配套融資后,金科成為第13家享受股權融資政策的房企,在其之前已有12家房企發布配股、定增、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及配套融資計劃。
而在其之后,又連續有兩家房企啟動定增募資。12月5日,金科宣布定增計劃之后,華發股份迅速接龍,計劃定增募資60億元,其中45億用于項目建設,惠及鄭州、南京等四項目。
進入12月6日晚間,綠地控股也公告擬籌劃非公開發行股票,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用于公司“保交樓、保民生”相關的房地產項目開發建設,補充流動資金、償還債務等。
據焦點財經不完全統計,截至12月6日,至少已有15家房企開啟“第三支箭”融資計劃,包括福星股份、世茂股份、萬科、華夏幸福、大名城、北新路橋、新湖中寶、天地源、華夏幸福、格力地產等。
此次啟動定增計劃,金科主目的很明確,一方面是實現 “四位一體、生態協同”的戰略布局,提高整體資產質量和核心競爭力,優化資本結構;另一方面則是緩解流動性困難,穩定財務狀況。
這一點,從募資用途也能明晰,其募集資金計劃用于 “保交樓、保民生”相關的房地產項目開發、棚戶區改造或舊城改造項目開發建設,償還部分債務本息、以及再融資政策要求的補充流動資金等。
但金科的定增計劃還存在不確定性,尚需經金科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批準,及中國證監會等主管部門的核準,目前處于初期籌劃階段。
就在其定增的前一周,金科的股份接連兩次被強制平倉,由于股東黃紅云在國信證券開展的質押式回購業務存在違約風險,所以國信證券將其部分質押股份進行強制平倉,獲得的資金全部用于歸還國信證券先前所提供的融資。
類似的事件,房地產行業調整一年多以來,早已司空見慣,包括債務展期、股債風波等事件,頻繁在房企間上演,即便是優質的頭部房企,在行業下行、利空之下也難以逃脫做空機構的攻擊,金科有的經歷過,也有幸免的。
自遭遇流動性危機后,金科一直繃著兩根弦:一根是現金流,按照“以收定支、先收后支、收大于支”的原則,堅持“資金一盤棋”,將“做有回款的銷售”作為底線,全力搶抓銷售回款。截至11月,金科全口徑銷售金額627億元,回款705億元,回款率112%。
另一根弦是保交付,這是目前所有房企的“一號工程”,金科也不例外,將“保交樓”作為經營原則,專款專用保交付。在8月底召開的 “保交樓”專題會議上,金科創始人、總策劃師黃紅云再次強調,保交樓是當前生產經營的首要任務。
下半年往往是各大房企交付量大、壓力大的一段時期,金科也是如此,總裁楊程鈞一再強調要盡最大努力實現保交樓既定目標。截至11月底,金科復工復產項目超210個,累計完成215個交付批次,總交付面積約1119萬平方米。
如果此次定增計劃通過,金科的流動性無疑會進一步得到緩解,將更有力量繃著這兩根弦。
“三支箭”落地之前,房企融資頗為艱難,債務就像一把懸在頭上的劍,寒光逼人。“三支箭”密集落地后,房企融資迎來關鍵性轉折點,給流動性危機下的地產行業,帶來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但最關鍵的還是行業信心的修復,正如金科所言,房地產企業的“活水”除了來自于融資的開放,更重要的還需要靠自身經營和造血能力的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