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7日)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其中重點提到,要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構建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綠色環保等一批新的增長引擎;加快發展物聯網,建設高效順暢的流通體系,降低物流成本;要優化基礎設施布局、結構、功能和系統集成,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觀點指數認為,要推進新型工業化,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離不開產業園這個重要載體。而物流倉儲業作為物流服務業的重要一環,正在與先進制造業深入融合,對相應產業的流通集群起到了促進作用,進而促進相關產業鏈做大做強。
(資料圖)
對于目前面臨發展壓力的房地產行業來說,這些正是新經濟地產的范疇,包括了產業園、物流地產、數據中心等。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前三季度,整體的房屋建筑竣工面積累計值同比增速為4.52%,其中住宅類增速低于整體水平,為2.8%;辦公用房呈負增長狀態,為-7.15%;商業及服務用房勢頭較好,為4.72%;廠房及建筑物竣工面積、倉儲竣工面積均保持兩位數增長,高于傳統房地產類的增速。
對于這部分新經濟地產來說,廠房類的增速在持續下滑,但增速高于整體水平,觀點指數認為,這是受到疫情和經濟波動預期的影響,隨著政策對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的傾向和支持,廠房類的影響將會減少。
而倉儲類的增速波動幅度較大,2022年一季度一度陷入-15.5%的增長水平。觀點指數認為,這與社會整體的消費意愿相關,5月份以來,社會零售總額數據轉好,網上零售額持續增長,這都大大刺激了倉儲業的發展。另外,“二十條”防控政策的推出,也將進一步促進零售和倉儲業的發展。
同時,為了加快存量資產盤活,拓寬社會投資渠道和擴大有效投資,推動產業園、倉儲以及其他基礎設施的發展,產業園類REITS和倉儲類REITs,以及其他基礎設施REITs正在陸續上市。國內公募REITs的加快推行給予存量資產更加多元的退出渠道,為國內區域優秀的產業載體和物流資產盤活探索了新的路徑,更好地助力區域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
對于產業、物流、新基建行業而言,投資者在變革中應扮演怎樣的角色,如何伺機而上?怎樣的評估標準和決策邏輯更加適應發展?12月8日,“2022觀點學徒計劃-線上季”將邀請諸多投資機構、業內標桿,以“產業、物流、新基建的投資方略”為焦點,探討如何破局找尋新的增長機會,同時投資者及企業如何構建投資模型,如何在客戶既定的風險偏好下承擔新經濟市場風險以獲得超額回報。
日程安排
產業、物流、新基建的投資方略
2022觀點學徒計劃-線上季
12月8日
演講及討論主題:
演講話題1:丈量新經濟方圓
闡釋:新經濟是一種進步,意味著對發展方式、產業結構、增長動力的革新。對于習慣固有發展模式多年的房地產以及相關行業來說,同樣需要形成新動能,迸發新機。基于此,深刻討論“新”,如何擁抱“新”變得更為必要。
演講話題2:外資的中國生意
闡釋:產業、物流、新基建等正在經歷的變革存在怎樣的投資機會?境外資金如何評估投資項目以及風險,對于“新”又有哪些超前布局和考量?
演講話題3:數字化生態
闡釋:數字化轉型作為新經濟中的創新主要構成,被寄予厚望。大部分上市企業陸續布局數字化生態,如何將企業發展與科技結合?房地產以及相關行業的巨艦在數字化的進程中,可以為投資者及企業帶來哪些機會,如何提前做好風控的防火墻?
討論話題1:決策“新”標準
闡釋:受多方面影響,全球市場至今依然波動劇烈。房地產以及相關行業正處于蛻變的關鍵時刻,其中如物流地產、數據中心、公寓、產業園區等都是企業深度融合轉變的方向,未來的資本流向將會如何改變?對于新的商業模式、融資渠道、回報周期、評估標準等有怎樣的看法?
討論話題2:投資嗜好及模型構建
闡釋:在新經濟的變革之中,不確定性始終相隨。目前市場中存在著哪些致使市場波動的系統因子?投資者及企業如何構建投資模型,如何在客戶既定的風險偏好下承擔新經濟市場風險以獲得超額回報?
*具體安排以會議日程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