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樂居財經程孟瑤
如果一切順利,有屋智能有望成為“海爾系”第五家A股上市公司,但青島有屋智能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有屋智能”)卻在上會前夜緊急撤單,主動“終止”的創業板的闖關。
就當外界以為有屋智能要暫緩上市之路時,8月30日有屋智能又宣布了啟動A股IPO輔導,本次重啟距離其主動撤回上市申請僅僅過去了11天。
(資料圖)
上會前夜緊急撤單,又立馬重新啟動IPO輔導,有屋智能究竟在謀劃什么?
從公開的資料來看,這11天內有屋智能并沒有任何大事發生,唯一要說可能成為加分項的,就是8月25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22年中胡潤全球瞪羚企業》,列出了成立于2000年之后、三年內最有可能達到獨角獸級十億美金估值的高成長性企業,有屋智能位列其中。
據悉,本次榜單估值計算的截止日期為2022年6月30日,上榜瞪羚企業目前估值一般在5億至10億美元之間。換言之,有屋智能的估值在這個區間。
六易招股書
深交所信息顯示,有屋智能的IPO之路并不順利,從首次遞交招股書算起,15個月的時間里,已經三次收到問詢函并且六次更新申報稿,最終才形成8月12日披露的上會稿。
2021年5月25日,有屋智能首次遞交了招股書;隨后的6月21日,證監會針對有屋智能披露的招股書內容,發起了首次問詢,涉及資產重組、關聯交易、未決訴訟、營業收入、客戶、供應商、商譽、財務內控有效性、資金流水等共計26個問題,2021年9月22日,有屋智能遞交了更新后的招股書,但是9月30日,深交易所顯示其審核狀態變更為“中止”。
2021年12月29日有屋智能再度提交了更新財務數據后的招股書,深交所恢復其發行上市審核,并且在12月31日對其進行了第二輪問詢。
這一輪問詢,有屋智能補充回答了關于于收購海驪住居櫥柜資產、木門業務;轉讓福匯家100%股權;轉讓海創全屋80%股權等16個方面的問題,證監會也首次對有屋智能關于創業板的定位提出了質疑,關于這一點,有屋智能在2022年3月25日遞交的招股書中表示,2018年-2021年上半年,公司三類智能產品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14.01%、26.84%、36.97%及38.95%,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未來公司將繼續加大對三類智能產品的研發投入,將更多的物聯網產品、觸控類產品、智能交互產品融入到智能家居場景中,預計智能家居產品銷售收入將會進一步增加,并且表示公司重視技術創新和研發,符合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要求。
此次更新遞交后的3月30日,證監會第三次向有屋智能發起了問詢,本次問詢涉及了16個不同方面的問題,包括關聯OEM采購、財務數據更新、公司名稱等。
樂居財經《家居K線》注意到,此輪問詢再度提到了關于于創業板的定位問題。并且要求詳細說明結合核心競爭力、經營模式、產品構成等因素,進一步說明發行人的業務特點,與同行業公司的競爭優勢,面臨的主要業務風險及應對措施。
針對第三輪問詢,今年7月1日,有屋智能再度提交了更新后招股書,7月7日又再度更新,深交所在7月14日下發了《關于青島有屋智能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的審核中心意見落實函》,8月9日在完成對落實函的恢復后,最終形成了8月12日披露的上會稿,并計劃于8月19日首發上會接受審核。
據樂居財經《家居K線》統計,證監會在15個月內三次下發問詢函,一共向有屋智能發出了53個拷問。
上會前夜撤單
就在市場都以為有屋智能將成為2022年首家登陸資本市場的全屋定制家具企業時,其闖A之路再生變數。
8月18日,有屋智能向深交所提交了《青島有屋智能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關于撤回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申請材料的申請》,深交所進行了受理,并且將其上市進程變更為“終止”。
針對此次撤回創業板申請事項,有屋智能隨即在官網發布聲明稱,基于對自身戰略發展及市場環境等多重因素的綜合考量,主動撤回本次創業板發行上市申請。
有屋智能前身為青島海爾廚房設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9月,是國內較早進入定制家居行業的企業之一,也是最早將物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與家居融合、進駐智能家居行業的科技企業之一。
其產品涵蓋了整體櫥柜及配套產品、定制家具及配套產品、內門墻板以及配套智能化定制家居產品,擁有“有屋(EOROOM)”“博洛尼(Boloni)”“海爾(Haier)”等知名品牌,其中,博洛尼品牌系列產品貢獻最多。
財務數據顯示,2019年-2021年,有屋智能營業收入分別為32.94億元、37.07億元、42.93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67億元、2.0億元、9120.25萬元。
有屋智能表示,2021年業績大幅下降系受部分房地產開發商流動性風險影響。據悉,為控制恒大流動性危機給公司經營帶來的不確定性影響,有屋智能將持有的恒大商業承兌匯票收款權及應收賬款轉讓給金膠州,轉讓折扣率為41%,上述事項減少公司2021年凈利潤1.57億元。如剔除該不利影響后,有屋智能2021年歸母凈利潤為2.49億元,同比增長24.32%。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恒大債務,有屋智能還有很多隱藏風險。其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2021年,近3年應收賬款賬面余額分別為9.48億元、10.9億元以及10.41億元,應收票據余額4.53億元、6.47億元以及1.65億元。
7月7日版招股書中,有屋智能提到2022年上半年,預計營業收入區間為18.78億元至19.76億元,同比減少0.23%至5.23%。同時擬對公司持有的融創及天津融譽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作單項認定并計提壞賬準備。
在闖關創業板途中,有屋智能因公司客戶如恒大、融創的債權處置問題以及對業績的影響曾受到監管多次問詢;同時其研發費用低于同行業可比企業,創業板定位也被多次監管問詢。
2019年-2021年,有屋智能研發投入分別為1.09億元、1.16億元、1.43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32%、3.14%及3.34%,同期,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研發費用率均值分別為3.56%、3.98%和3.92%,有屋智能研發費用率略低于同行均值。
同期有屋智能研發人員平均數量分別為377人、426人和495人,研發人員人均薪酬分別為12.54萬元、11.46萬元和13.05萬元。研發人員離職率分別為9.62%、16.95%及15.88%。
保薦人現身股東之列
據悉,被終止的創業板IPO由中金公司和中泰證券聯席保薦,審計機構為和信所。中金公司和中泰證券分別間接持有有屋智能5.13%和1.71%的股權,合計6.84%。而本次有屋智能啟動A股IPO輔導,輔導機構為中泰證券。
有屋智能一共有32位股東,第一大股東為有屋家居,持股27.38%;海創合持股16.13%為第二大股東。
海爾集團通過海爾卡奧斯間接持有有屋家居41.61%的股權,通過君一控股控制有屋家居3.50%股權,同時劉斥、劉昌龍、少海壹號將其持有的有屋家居表決權委托給海爾卡奧斯行使。通過上述持股及安排,海爾集團合計控制有屋家居52.79%股權的表決權,系有屋家居的實際控制人。
海爾集團官網信息顯示,海爾集團2021年全球收入達3327億元,連續13年穩居“歐睿國際全球大型家電零售量排行榜”第一名,而其旗下海創匯創業加速平臺孵化了7家獨角獸企業、102家瞪羚企業、38家專精特新“小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