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以前我們一直沒有經歷真正意義上的衰退,一路高歌一路增長,所以給了企業一種幻覺,好像投了錢就能掙錢,好像永遠不會有低谷和困難。”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副會長、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在2022博鰲房地產論壇直播間說道。
但現在時代變了,房地產行業自“三道紅線”頒布以來,一步步面對現實。
樊綱表示,這一次危機告訴房地產行業,市場總是有波動的,不能盲目樂觀、盲目擴張和投資,“過去有的企業有些意識上行為上的問題,有的缺乏風險意識,缺乏對市場波動的理性認識。”
“用恒隆地產董事長陳啟宗的話來說,有的企業就是瘋子,瘋子對市場的理解不夠完全。經過此次波動和低谷,他們對市場的理解會更加完全,不會再像過去那樣盲目。”樊綱認為。
以香港市場為例,1998年金融危機以來至2003年,香港房地產市場價格暴跌,高峰期時數十萬購房者住房資產為負。
“這些記憶都使得市場變得更加理性。我們要認識到現在的一些困難,從長遠的發展來看,這也是一個過程,市場已經在這個過程中變得更加理性。”樊綱認為。
不過,樊綱也直言,盡管這一次波動后,行業更加有防范意識,但盲目過后還會出現盲目的事情,有時候市場主體的記憶很短。
和多位與會嘉賓的觀點一樣,樊綱認為,這一次房地產危機存在一定的價值,借用丘吉爾的名言“不要浪費一次危機”,這一次房地產行業危機能夠使我們的產業得到調整,該退出的退出,該調整的調整,該轉型的轉型,為開發商提供了經驗教訓。
在提到年輕人買房時,樊綱表示,“全世界的年輕人都以租房為主,只有中國年輕人非得在結婚前買房,還得中心城的大房子。我認為這是不合理不現實的。”
樊綱進一步指出,發展租房市場非常重要,為年輕人提供更多的選擇。租房是住房市場的一種多元化選擇,滿足不同階層的需求,是一個大的發展方向。
此外,樊綱還提到,目前中國的人口遷移越來越自由,路徑也越來越寬廣,但目前中國按人口居住地計算的城市化率低于多數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這說明中國的城市化遠未結束。
針對城市化帶來的人口大量流入城市,樊綱認為,需要形成城市群,讓一個大區域內的大中小城市、鄉村各種要素互補,大城市能夠為中小城市和農村提供便利的軌道交通,中小城市則能為大城市提供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