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眼下,盛世物業的母公司龍泉股份的情況似乎也并不好,業績波動明顯,流動負債居于高位,解決歷史遺留的同業競爭問題也已迫在眉睫。
三年累計虧損4550萬龍泉股份拋出盛世物業,能否有買家接盤還是未知數。7月15日,龍泉股份公告稱,擬通過產權交易機構以公開掛牌方式轉讓全資子公司淄博龍泉盛世物業有限公司(簡稱“盛世物業”)100%股權,掛牌價格約為3.69億元。出售理由是:為聚焦公司主營業務發展,盤活公司資產,提高資產使用效率。龍泉股份出售盛世物業是預料中的事情,一方面子公司的業務與母公司相去甚遠,另一方面盛世物業的業務情況也引人擔憂。資料顯示,龍泉股份的主要業務為預應力鋼筒混凝土管(PCCP)等混凝土管道的生產、銷售、安裝及售后服務以及金屬管件的研發、生產與銷售;而盛世物業目前主營物業管理、建筑材料銷售、會務服務、餐飲服務等。盛世物業出售早有征兆。一個月前,龍泉股份突擊對盛世物業的負債結構進行“修飾”,以債轉股方式對盛世物業進行增資,即以應收盛世物業的3.99億元債權對其進行增資。換言之,盛世物業無需償還給母公司3.99億元應收款項,而是以股抵債,只不過龍泉股份本身就持有盛世物業100%股權,這筆轉股就以增資的方式進行了。增資后,盛世物業注冊資本由3000萬元激增到4.29億元。出售公告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盛世物業對龍泉股份及其下屬子公司債權債務抵消后,尚余債務約31萬元。不過,這筆3.99億元的注資,已經成功將盛世物業的凈資產由負轉正。截至2022年6月30日,盛世物業資產總額約3.65億元,負債總額為2283.62萬元,較去年年底減少3.8億元;凈資產從去年底的-4931.42萬元,激增至3.42億元。事實上,盛世物業不僅在財務上需要母公司出資調節,其業績情況也不盡如人意。今年上半年,盛世物業營收266.26萬元,凈利潤虧損745.85萬元。若將時間線拉長,在2019年盛世物業更名后,2019年-2021年連續三年虧損,期內凈利潤分別虧損約1400萬元、1590萬元和1560萬元。盛世物業成立于2013年,成立之初主要從事房地產開發、銷售等業務,轉換到物業賽道不過三個年頭。2019年6月,盛世物業由“淄博龍泉盛世置業有限公司”更名為“淄博龍泉盛世物業有限公司”,一字只差,主營業務隨之替換。借殼上市一波三折1992年,許景新創立建華管樁(建華建材集團的前身),他也因此被稱為“中國管樁行業的傳奇”。從商半個世紀,時年74歲的許景新如今依舊活躍在商界。商海沉浮,許景新家族已經手握三家上市公司,分別是龍泉股份、索菱股份和湯辰機械。有意思的是,正兒八經出自“建華系”的只有湯辰機械,其余兩家均通過股權收購獲得了控制權。許景新的資本操盤經驗不少,他也有自己的算盤——助推建華建材集團上市,但是一連收購龍泉股份和索菱股份兩家A股上市公司,借殼不成反而趟了渾水。兩筆收購動作幾乎同時進行,操盤手法也相似。2018年8月,索菱股份原控股股東肖行亦,將4778萬股轉讓給中山樂興,隨后又多次質押股份給中山樂興。次年12月25日,中山樂興成為公司控股股東,其背后的許培鋒成為實際控制人。2018年8月底,龍泉股份原實控人劉長杰將其持有的龍泉股份325.06萬股股份,轉讓給建華咨詢,約占上市公司總股本6.88%,同時劉長杰將其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20.64%所對應的表決權委托給建華咨詢行使。至此,建華咨詢背后的許培鋒再次拿下龍泉股份的控制權。彼時市場上的聲音多猜測龍泉股份會是建華建材集團最終上市的平臺,因為二者都圍繞建材做生意,而索菱股份是一家服務于車企的科技類型企業。無論哪種猜想,至今都未成行。索菱股份業績顯露頹勢,2021年營收創下近5年新低,凈利潤虧損約6.74億元。許家父子在龍泉股份花的心思更多,距2018年8月份首次收購的11個月后,龍泉股份獲許培鋒二次增持。彼時,龍泉股份再向建華咨詢發行9448.84萬股非公開發行的股份,共募資5億元,該筆款項將全部用于補充流動資金。收購后,建華咨詢持有龍泉股份16.68%。2021年11月,許培鋒與劉長杰夫婦簽署協議,將收購后者手中全部股份,兩個多月后,該協議終止,預期中第三次增持沒有到來。龍泉股份的經營問題并非一朝一夕,多年來盈利能力不穩定,波浪形的利潤曲線是常態,2021年凈利潤1301.91萬元,而上一年虧損9896.46萬元。利潤坐過山車,龍泉股份資金池也面臨出多進少的窘境。2021年,其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約1.27億元,較上一年減少1.03億元。龍泉股份帶來的問題還遠不止于此,其與建華建材集團相似的業務還引起外界對其同業競爭風險的擔憂。“自許培鋒成為龍泉股份實際控制人之日起5年內消除混凝土排水管業務的相關同業競爭。”一個多月前,龍泉股份對此事回應道。距許培鋒掌控龍泉股份已經過去3年多,留給他的時間也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