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網訊:5月22日,深交所公布,《深圳證券交易所債券交易規則》及三項配套指引5月16日實施,配套交易系統同步上線,深交所實現債券交易規則及系統的“股債分離”。
值得注意的是,新規實施首周,交易系統已累計處理債券現券申報2.13萬筆、通用質押式回購申報718.46萬筆,達成現券交易440.81億元、回購交易8597.77億元。
觀點新媒體獲悉,新規在原競價交易和大宗交易基礎上優化形成匹配、點擊、協商成交方式,并新增詢價及競買交易方式;取消了協議類交易申報價格范圍限制,并通過引入成交價格偏離事后報備機制,引導投資者理性交易。部分風險債券順利以市場合理估值價格成交,實現債券信用風險市場化高效出清,交易連續性得到增強。
此外,基于市場需求,深交所構建了債券交易賬戶體系,便利投資者實施對手方管理等風控措施;建立債券交易參與人制度。新規進一步提升銀行、保險、基金等重要機構投資者直接參與交易所債券市場的便利性,為債券主流投資機構入市交易提供了制度基礎,截至目前深市已初步構建覆蓋證券公司、基金公司、銀行、保險等300余家債券交易參與人及眾多個人的多元化投資者體系。
另悉,《規則》規范申報要素,債券交易的計價方式、交易時間、最小變動單位和申報數量單位與境內外市場進一步銜接,并為后續交易時間延長等交易機制優化夯實基礎;結合新債券交易方式及延長后的交易時間等安排,統籌優化債券現券、通用質押式回購業務快照行情及逐筆行情,對匹配成交大額委托及成交行情進行特別揭示,并進一步優化統計量指標及指數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