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甲醛問題也應從工業化角度去思考
達標就行,無須苛責
無論是地板、木門,還是定制家具,都是工業制品。針對大眾普及性的工業品,也無需過渡追求超出安全標準以外的極端需求。這種超出安全以外的所謂的好,既對消費者無實際意義,對工業生產也是一種成本上的負擔和浪費。為什么歐美在板材上從不炒作無醛概念,消費者也幾乎沒有無醛的要求,因為大家對安全有明確的定義。
歐美發達工業國家,對家具板材的要求是E0級或E1級(我國的室內家具標準,就是參照歐洲的E1級標準制定的)。E0級雖然也含有一定的甲醛,但E0級已完全達到對環境要求較苛刻的“實驗室”級別了,已經是非常安全的級別了。
自然界里有太多的有害物質,并不是所有天然生長的就一定無毒無害,微量的甲醛釋放也不代表不安全。沒有一個人能夠生活在無塵的真空里,歸根結底要的是對健康無害的安全性產品。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因為國家檢測機構對家居板材的檢測僅局限于甲醛釋放量,導致了一些企業只關注甲醛的指標,卻不在乎其他各種添加劑的使用,在降低甲醛釋放量的同時,可能會派生新的有危害的物質或氣體。
歐美國家很早進入工業化,那里的人們對工業的認識和理解很深入,幾乎從不理會超出工業加工邊界以外的極端客戶需求,那種與建筑嚴絲合縫、頂天立地、需現場施工的所謂的“全屋定制”產品,倒真是中國特有的現象。孰是孰非去評論,存在即合理,只能說原因在于文化差異以及對工業化理解的差異吧。
02
中國家具界對工業化的理解有限
有一點可以明確的是,中國家具行業對工業及工業化的理解認識還十分有限,中國家具工業目前也尚無標準可言。
工業品的生產效率是以分或秒為單位的,舉個例子:家具生產流水線上,排鉆是“卡脖子”工序。傳統排鉆的動作一般是5秒,如果有合理的工業設計,意味著生產線每5秒鐘可生產一個家具構件,每件家具平均十幾塊板材構件計,平一件家具的生產時間應該是1分鐘左右,這也是為什么世界上最大的板式家具工廠(德國nobilia)每天可以出貨150個貨柜。由此可見工業標準的重要性,而中國家具工業缺少的正是這種理念。諷刺的是,商業化的工業設計論壇及獎項卻比比皆是,所謂的獎項實際是產品設計,并非工業設計范疇,著實令人悲哀!
中國是全球家具貿易大國,這只能說明中國家具產業體量大、并不代表強。我國家具業在成長過程中,既有可喜的一面,也有高速成長中因給養不足而留下的遺憾。如參照當下流行的“工業4.0”的提法來衡量我國家具工業進程階段的話,我國家具產業的工業化之路還處在前期至中期階段,產品開發的技術、工藝、生產管理上還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間,家具產業的多數企業,都欠缺對系統性工業知識的必要積累與結構化沉淀,由此產生了諸多生產中不合理的現象,尤為顯著的是產效低下和差錯率高企,也間接了導致產品成本構成比例不合理,也明顯影響了我們在下一階段持續發展的后勁。這些,從各大上市公司公開的財報中不難得到佐證。
03
中國家具產業的根本問題
其實是工業設計問題
大部分中國人對“大而不強”都已聽習慣了,對中國而言,這似乎是理所應當的,很能容忍和體諒這一中國現象。好吧,對于高技術領域我們認了,但對于即沒有卡脖子技術、又不受限制裝備進口的家具制造業來說,憑什么大了卻也不強啊?!工藝技術就在那里,只要努力鉆研就能夠掌握,先進自動化裝備就在那里,只要花錢就可以買得到,中國家具制造業在足夠大市場需求支撐的條件下,又有什么理由大而不強呢!
學會使用生產工具制造出家具并不難,但掌握工具背后應遵循的合理方法、以及如何認識和運用好系統性工業技術與生產管理知識,把控好產品開發、材料供應、生產加工、包裝儲運與服務全過程,則需要長期鉆研沉淀才能獲得。家具工業屬傳統制造業,不涉及先進裝備的貿易壁壘,生產裝備的升級可以從歐洲“拿來”一步到位,但真正能反映企業生產力的生產技術知識、標準化建設、精益制造管理思想只能靠自身的實踐探索逐步積累、優化與完善。
一般人很少從工業與工業化的視角窺視家具行業。對于工業品類的家具,特別是完全可工業化生產的板式家具而言,我們的企業及從業人員也似乎忘記了家具制造是工業化手段下的工業品,忽略了“工業”二字,自然也就忽視了“工業”背后所承載的規則,喪失對“工業”應有的敬畏之心。
忘卻或丟掉了“工業”,而只單純強調“設計”,只愿意在外觀形式上下功夫,強化審美意識,放大視覺感受,卻很少關注到產品在工業生產過程中最重要的產品結構方法和工藝上、流程上、品控上等規范的合理性與對秩序性的要求,正是造成今天中國家具行業生產力與生產效率人均遠遠低于歐美國家的普遍現實。
工業設計,是為工業產業全過程而做出的系統性規則,是基于市場需求而對工業產業作業過程負責,絕不只是單純的產品造型與視覺表達。產品的視覺表達只是工業需迎合商業而必須兼顧的內容,不是產品工業設計的全部。缺乏工業知識嵌入的家具設計軟件,也是造成家具業大而不強的因素之一。
工業設計則是一項系統工程,其重心是確保工業工程的合理與可控性管理,工業設計應是對工業品全流程工業工程方法的統籌規劃,外觀形式,只是建立在這一系統性規劃過程與兼顧商業需求的自然呈現。
我國家具業表面上所顯現的枝繁葉茂,得益于我國社會特殊發展階段的龐大的需求上升與勞動力的比較優勢,其產業形成的初期,因過于急功近利而沒能兼顧基礎建設,使得家具行業在野蠻生長的發展中缺失了研究和掌握系統性技術與管理方法的能力,進而為后續成長埋下了土壤不良的禍根,造成今天家具行業生產力與生產效率人均遠遠低于歐美國家的普遍現實。技術能力決定企業基因的良莠,也勢必將影響企業合理的數字化轉型。我國家具產業應遵循工業化發展演進規則,不斷拾遺補缺。
關鍵詞: 中國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