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殺菌類空調能否獨辟蹊徑,為空調行業扭轉頹勢?
2020年,空調廠商的日子并不好過。還沒有從2019年的價格戰中緩過來氣,開年的疫情“黑天鵝”又讓空調行業蒙上了一層陰影。在這種嚴峻形勢下,健康殺菌類空調的異軍突起為空調行業燃起了一盞明燈。在行業不振、疫情以及新能效標準即將實施三座大山的重壓下,空調行業將會走向何方?健康殺菌類空調能否獨辟蹊徑,為空調行業扭轉頹勢?
疫情和新能效標準的雙重壓力
據奧維云網數據顯示,3月份,白電市場仍將面臨雙位數下降,預計Q1空調零售額下降為30.7%。
一邊是疫情影響下空調市場的持續低迷,另一邊空調廠家們也不得不面對新空調能效標準實施后的去庫存問題。
1月6號,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網站發布“空調新能效標準”,該標準將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目前來看,這一計劃應該不會因為疫情而延遲。在空調新能效標準實施后,空調行業也將會迎來加速的去舊迎新。
空調新能效標準實施的影響其實從去年就已經顯現出來,受空調新能效標準預案影響,2019年從618一直到雙十一,各大空調巨頭紛紛加入了“讓利活動”加大補貼力度,不斷下行的價格讓整個行業陷入了刺刀見紅的肉搏戰。開年以來,空調廠商針對低端產品也不斷推出多種促銷,據奧維云網前11周的數據顯示,2299元以下的中低端空調份額同比增長了28.3%。
隨著疫情的逐漸控制和天氣變暖,空調行業即將迎來傳統的銷售旺季和5.1小長假、618節日大促,在經歷過至寒的兩個月后,空調廠商選擇何種方式來應對挑戰?會不會爆發新的價格戰呢?
“頻繁、惡劣的價格戰最終只會把整個行業的技術創新走到一條死胡同,只會把整個行業越做越低端、越做越低質,毫無疑問這是對行業不負責任的。”海信空調公司副總裁、海信空調營銷公司總經理王宏偉在媒體溝通會上表示。
想要規避價格戰對行業的傷害,只有提前準備,加大產品研發力度,向高端市場發力。而近期空調廠家扎堆發布健康殺菌類空調,給空調行業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健康殺菌空調搶占高端市場
疫情的爆發,讓人們空前關注空氣的健康以及殺菌問題,為了迎合人們的這種需求,海爾近期推出56度C除菌空調,該系列空調主要是通過蒸發器翅片以及盤管的持續加熱來達到抑菌、除菌、殺菌的目的,按下清潔鍵后,蒸發器翅片溫度從-20℃快速升溫至60℃,并持續穩定在56℃以上,國家衛健委曾經提出“56℃持續 30分鐘可有效滅活新型冠狀病毒”的論斷,海爾56度C空調的名稱也由此而來。
與海爾專注于自清潔技術不同,海信在疫情期間推出了“開機三分鐘,滿屋是新風”的新風增氧系列空調,據海信技術人員介紹,海信新風增氧空調主要是通過HEPA濾網技術以及Hi-Nano負離子技術來實現對全空間的凈化和除菌。
除了這兩家空調企業以外,松下推出了搭載nanoeX技術的空調,惠而浦推出主打“健康”賣點,具備健康自清潔、自然柔風感和干濕度控制三大功能的系列空調,一時之間,無“健康”不空調。數據也顯示了人們對健康殺菌空調的追捧。蘇寧數據顯示,疫情期間抑菌健康空調實現高達15倍的銷售增長。奧維云網數據則顯示,新風凈化產品在線下高端市場2月份占比達到18.6%。
針對健康殺菌類空調熱銷對行業的影響,海信空調公司副總裁、海信空調營銷公司總經理王宏偉表示“企業對新風技術和產品的不斷突破,可以幫助行業能夠更快的回歸到正軌上,健康新風類空調能夠給消費者帶來更多的體驗、更好的品質。”
海爾相關負責人則表示“消費者健康意識進一步提升,行業加速健康升級,健康消毒類產品將成為行業風口。”
不過,由于健康殺菌類空調屬于空調行業新型技術,目前還沒有統一的國家標準來監管。據海信空調健康技術博士李云蹊介紹“目前大部分廠家參考的是GB 21551.3-2010《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抗菌、除菌、凈化功能 空氣凈化器的特殊要求》及《消毒技術規范》(2002版)中的試驗方法。”統一的國家標準亟待出臺,來規范整合健康殺菌類空調的有序生產。
提前布局,迎接行業升級
針對疫情以及新能效標準雙重壓力下的企業發展之路,海爾和海信的一些做法可以給我們以思考。
海爾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空調 新能效標準發布之前,海爾空調就已經率先響應并啟動了新能效戰略,2019年12月1日,海爾就已經開始發布符合新版能效標準的產品,今年1月4日,海爾成為空調行業首個發聲宣布響應能效新國標的企業。接下來進入銷售旺季后,海爾將持續發力56度C除菌空調、UVC除菌等系列健康空氣方案。”海爾的策略提醒我們,提前布局積極準備,在疫情來臨或者行業頹勢的大局下才能獨善其身。
海信一直以來則專注于技術積累,專注開發高端產品,王宏偉介紹“自古以來海信就不是一個以瘋狂的壓貨為主導的銷售模式,面臨能效升級的時候,我們更容易輕裝上陣,從某種角度上來講可以有效的幫助我們虛弱或者是抑制、平抑價格戰對我們企業的影響。”
目前,空調行業處于升級轉型的關鍵時期,一場疫情為空調行業提供了新的需求增長點,可以說是危中有機,隨著消費者對空調舒適、健康、智能等需求不斷提升,技術升級下的產品價格穩中有升也是大勢所趨。
在此種態勢下,一味的價格戰只會讓企業深陷泥淖,空調廠家應該將接下來的重點放在產品的研發上,從價格戰轉向“健康戰”、“質量戰”,廠商轉型高端才是長久之計,只有如此,在面臨洗牌局面的時候才能立足腳跟。
標簽:空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