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住宅小區要像配套建設幼兒園一樣,按標準配置居家養老服務用房,這在合肥將漸漸成為“標配”。11月17日,安徽商報記者從合肥市民政部門獲悉,新建成的廬陽區清源社區智慧為老服務中心將于本周開放,是《合肥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出臺后首個新建小區配套建設的養老服務用房。這里不僅設施更智慧,新設的喘息服務區和托養服務區,還能解決上班族不便照顧家中老人的困境。
智能機器人陪老人聊天
在合肥市廬陽區清源路與燈歌路交口,是文一名門湖畔和中鐵國際城桂園兩個新建住宅小區的交界處??傆?層樓,面積達4000平方米的清源社區智慧為老服務中心就在這里。“這里新建小區及周邊的老年人口較多,但附近沒有養老機構,社區老年人面臨著養老難題。”清源社區智慧為老服務中心負責人張映介紹說,正是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合肥市廬陽區建設了這樣一座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綜合體,也是《合肥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出臺后,首個新建小區配套建設的養老服務用房。根據《合肥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新建住宅區應當按照每百戶使用面積不少于30平方米的標準配置居家養老服務用房。
昨天上午,記者在這個全新的智慧為老服務中心看到,各種“科技范”的養老設施已裝配到位,不少社區老人已搶先在這里體驗。今年8月,廬陽區清源社區為老服務中心設備采購項目在安徽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完成采購,包括智能照護機器人、健康體檢一體機、理療房、中頻治療儀、無線覆蓋系統、智慧化平臺等144項養老相關設備。
在接待區,兩個造型萌萌噠的機器人吸引了記者的目光,這就是智能照護機器人。“不但具備語音識別功能,人機對話,能陪老人聊天,還能給老人服藥提醒,對老人健康數據進行監測,就像一個24小時在線的護士。”張映說。
值得關注的是,這里的所有入住老人和智能設備信息,都將匯總到今年新建成的廬陽區智慧養老綜合信息系統的養老資源庫中。“入住長者在入院時、以及每月都會有兩次刷臉采集信息。”目前,這個平臺已匯集全區8萬余名老年人基本信息、15家養老服務機構、53家社區養老服務站點、37家助餐點信息以及700多名養老服務人才等數據。未來,廬陽區居家養老智慧指導中心也將落戶在清源社區智慧為老服務中心。
“喘息服務”讓老人更好康復
喘息服務,對很多市民來說,還是個新名詞,是指政府花錢為失能老人家庭購買“喘息服務”,或是請專業人員去家中照料,或是把老人接到養老機構照看,既讓家屬喘口氣,也讓老人康復得更好。
統計數據顯示,合肥市廬陽區戶籍人口49萬,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口7.55萬,占比16%,已經步入老齡社會并逐漸向深度老齡化發展。“我們身邊的老人越來越多,家家戶戶都有老人,而對我們大多數上班族來說,一旦家里有了失能失智老人,照顧就成了巨大的難題。”張映說。
在清源社區智慧為老服務中心,從三樓到八樓,總共有100張床位,設置了喘息服務區和托養服務區。“喘息服務主要是日間照料,家人在上班后,可以將老人送到這里,就相當于幼兒機構的托兒所,當天晚上接回家,和家人一起生活,或者每周末接回家和家人團聚,享受天倫之樂。”張映打比方說,這樣一來,不僅讓家屬得到喘息,也讓老人得到專業的養老日間照料服務。同時,托養服務區則提供老年人的長期托養服務,老人帶上生活用品就能入住。
清源社區智慧為老服務中心還有一個優雅的名字,叫做“樂年·廬陽記憶”。不僅僅是喘息服務和托養服務,在這個中心的1到3樓,是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功能區,周邊小區的老人可以來這里享受助餐、助浴等低償惠民服務,也有志愿者常駐,為老人免費理發、心理咨詢,健身、娛樂設施也免費向社區老人開放。
關鍵詞: 養老服務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