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3日,西安市發布《關于進一步優化戶籍管理工作的通知》,引起了朋友圈關注。
這一次西安戶籍政策改革,是繼2017年發布《關于印發進一步吸引人才放寬我市部分戶籍準入條件意見的通知》以來,通過兩年內7次升級調整,也是西安戶籍政策變動的一次。
此前,西安喊出“五年留百萬大學生”,面向全國率先打響了“搶人大戰”,然后,七普數據西安高增長,實現了北方增長,十年增長445萬,其實大部分都是2017年以后增長的。
【資料圖】
近年來,西安常駐人口增速開始放緩,已經不是什么新聞, 此次,西安戶籍新政除了解決回流生難題之外,是不是還在考慮戶籍人口增長的解決方案?
因此,關于西安戶籍新政,有兩點大家沒有看懂,我們也是一頭霧水,原本以為理解了,現在看來理解權不在自己。
因此,這一次戶籍政策改革也吸引了很大的關注,但對于這個戶籍政策,我們兩點疑惑:
其一,非住宅的商品房算不算“合法產權房屋”。
按照正常理解,正規商品房產權證在手,必然是“合法產權房屋”,商品房就包括住宅、公寓、寫字樓、商鋪。
而查看了住宅、寫字樓、公寓、商鋪的產權證,上面也寫著是“房屋屬性”為:權利類型“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房屋所有權”,明確標注為“房屋”。
但這些合法的房產到底算不算是“房屋”?如果算房屋,那是不是就可以“ 可遷入該房屋,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隨遷”;如果不算房屋,那產權證上的寫法是否有誤。
其二,是不是必須以本次戶籍政策要求為準。
這一次文件明確要求:文件強調本通知自下發之日起施行,以往有關規定與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為準。但實際上,此前政策與本地戶籍新政不同之處不在少數。
比較典型的,就是西安的公寓、寫字樓、商鋪都不能,但是在長沙等城市政策就有所不同,長沙關于公寓樓上學的表述:
商業公寓后,如在長沙城區并無其他住宅性質房產,且家長及小孩實際居住(經入戶調查),可以按有戶無房排序安排入學。
當然,西安也不是沒有可的公寓,但那都是之前“商轉住”政策下的產物,在西安市場數量很少。
如果公寓可以,那很多地方將會迎來人口快速增長。
這些區域如:絲路科學城、絲路軟件城、絲路能源金貿區、三橋商圈、西安國際港務區、浐灞三角洲、航天城等地。
數以幾十萬計的家庭,就可能以這種方式進入西安,分享西安的教育資源,還能給公寓等產品的去化,提供一定的幫助。
如果所謂的“ 合法產權房屋”只是住宅,那問題就來了,原本在三環內有房子就可以直接,現在不能嗎?有沒有界定標準?還要“3年社保+3年居住證”?等于西安的門檻變得更加高了。
真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獄,這個政策現在變得有些玄妙,如果說,西安大開方便之門,那西安數量可能會穩增,如果是收緊,那人數可能會出現暴跌。
大家再等一等,看官方解讀究竟是怎么定義的,如果 “合法產權房屋”包括公寓等,那就意味著很多家庭多了一個機會!
-- END --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