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的樓市,信心余額似乎再次告急。
2月各地樓市成交狂飆,但到了3月,行情卻突然踩了剎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救市走到現在,很多人的疑惑已經成為:
為何樓市已經強力刺激,可是樓市新周期還是難強啟動?
相信大家依稀感受到了:
這輪周期相較以往更難刺激、更難啟動,
很多樓市號喜歡用2015年來類比今年,甚至鼓吹大家去抄底。
但是大家都忽略了,雖然今年用的還是2015年的救市配方,但現在與7年前的市場癥結有了很大的區別。
今年樓市會不會開啟新一輪的周期?還會不會有2015年的大漲?如果沒有的話,有沒有一批城市還有機會?
關于以上問題,很復雜,我無法在一篇文章中詳細展開,如果想聽更系統更全面的分析,歡迎大家來找我領取今晚的閉門直播。
包括市場近還有很多異動,成都為何還能保證連續上漲的優勢,杭州為何突然放松門檻,大家都在說小陽春突然停止,可為何深圳的成交比2月份還更猛。這些市場異動的背后,到底有何關聯和信息,閉門直播也會聊到。
注意此次閉門直播不設回放的,感興趣的朋友抓緊時間掃碼預約,到時候我直接把直播報名鏈接發給你。
的確,2015年的樓市與現在情況很像。
2015年,我們同樣面臨著美聯儲量化寬松退出的危機,樓市購買力不足,全國樓市庫存高企,去化周期一度高達5年。
各路救市政策從2014年就已經開始。
2014年7月,住建部發出去庫存的號角,稱庫存量較大的城市要“千方百計”消化商品房待售面積。
2014年9月,全國房貸房貸利率可至7折;同年非限購城市首套只需2成即可買房。
各大城市接連放松樓市限購限售門檻。
14年9月的時候,除了4大一線城市,已經全部放開限購限售門檻,到了2015年,一線城市也相繼松綁門檻。
2014年11月到2015年11月期間,央行共6次降息,房貸利率從6.55%降到4.9%以及5次降準,釋放出近4萬億資金。
2015年底,更是直接推出殺手锏“貨幣化棚改”。
這接連的政策組合拳下,2015年7月,核心城市就已經陸續有了好轉,貨幣化棚改落地后,三四線城市迅速火熱起來。
2015年也成為上輪樓市暴漲的起點,成為樓市絕對不可忽視的1年。
今年和2015年,政策到底有何共同點和變化?為什么有些政策一致,卻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首先你可能得知道有哪些一樣,和不一樣的地方。
我整理出了2015年和2023年樓市調整和政策松綁的一覽表,你得先看懂政策的細則和出臺周期,才能不踏空每一次政策帶來的機會。
這兩份表格,我花了很長的時間整理的,有需要的朋友歡迎掃碼,加我微信來領取。
今年的樓市,和2015年確實很像。
國際上美聯儲加息風波剛剛告一段落,但銀行相繼暴雷,也凸顯了國際資本市場的不穩定。
疫情影響下,去年樓市庫存也在走高,各地救市政策還在不斷落地。目前除了4大一線城市,其他城市幾乎沒有什么購房門檻
去年至今已經降準3次,全面降息3次,再加上動態降息1次,房貸利率從去年的5%-6%已經來到3.7%。
雖然目前還沒有明確重啟貨幣化棚改,但實際上從去年10月開始PSL余額已經明顯走高。
從市場表現來看,今年確實非常像另一個2015年,我們也有理由懷疑,今年我們又站在新一輪周期的起點。
只是,今年的市場還遲遲出現強勢且持續反彈。
不管市場與2015年表現再像,我們必須承認的是:
現在樓市與7年前的環境和條件不一樣了。
2015年的時候,樓市就像個20歲的小伙子。
那個時候需求還算強勁,城鎮化還只有56.1%,個人負債率僅有30%,在房價一路上漲的環境下,信仰也非常堅強。
稍微刺激下,大家就沖了。
現在的樓市,更像是40歲的大叔。
看著還是年富力強,但是內里還是虛的。
去年人口首次經歷負增長,全國城鎮化率也已經達到65.22%,需求確實變少了。經歷了7年,個人負債率也高了。
再加上去年這波降價,讓大家深深感受了一把站崗,對樓市永漲產生質疑。生育率走低、消費動力不足,年輕時刺激房地產的負面作用開始全面顯現。
這都使得現在的樓市,耐藥性更強了,救市需要尋找新的藥方。
純粹依靠刺激房地產救市,在今年顯得不再適合,想要等到市場回暖還是需要老百姓手里有錢,核心還是要給經濟自身回暖。
所以我們也能看到,這輪救市,刺激樓市的手段要克制很多。
雖然各大城市樓市門檻全部松綁,但是一線城市還遲遲未放開。
2023年場降準已經來到,但降息沒有跟上,這實際上是在引導資金進入實體經濟。
2022年,哪怕樓市很慘,深圳、上海還在大力推出人才房和保障房。
今年樓市雖然刺激還是主線,但政策明顯是不希望房價像過去一樣猛漲、跳漲。
這是今年市場,與2015年的不同。
那就涉及到下一個問題:
房子不能猛漲了,那房子就沒有價值了嗎?
我的答案是:不是
樓市過去是吃慣了快錢,但這不是說不吃快錢了,樓市就不賺錢了。
看看現在,國際金融市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股市是容易受到影響的。
雖然我說今年房價不會猛漲,但核心城市優質地產,依舊是普通人容易看懂、邏輯簡單的、長期來看穩定的優質資產。
只是,市場確實在變,我們的買房觀念也要隨市場做出調整。
未來的房價不是不漲,而是房價不能像2015年迅速步入快漲通道,大概率走向是分化式的慢漲行情。
既然是分化,那就是有人賺,有人虧。
簡單來說:
有人口流入、產業機會的城市,依舊是供不應求,只要國力向上,依舊有無盡的空間。
而許多小城市的房產,越來越沒價值了。
所以站在樓市現在的關口,我非常建議大家盡快出掉手頭小城市的房產,未來樓市的行情下,小城市的房產會越來越不好賣。
倒不如,趁現在不少核心城市門檻降下來的機會,將未來安在更有發展的地方。
未來哪些城市更有機會?板塊怎么選擇才能跑贏周邊?
我們團隊經過數十年的調研篩選,有精心整理出全國僅剩的30個價值城市名單以及150個價值版塊。
如果你的城市不在這30個城市里面,那大概率要趕緊放棄了。如果你的城市已經在這30個價值城市里那大家要仔細看看你的版塊選擇是否正確。
今年是個置換的極佳機會,錯過可能要再等6年才有下次機會。
這份資料我們花費的時間非常多,只發給真的有需要的朋友,感興趣的朋友,歡迎掃下方二維碼,加微信找我領取。
-end-
我是大胡子李俊懷。深耕樓市10余年,投資買賣過10幾套房,漲幅14倍。我從不煽動“高價買房”,不吹噓“穩漲不跌”。10余年買房路上,用實踐總結方法,用腳步丈量城市,已成功幫助2萬余家庭實現財富。
關注我,買房路上不孤單!
城市調研
西安:|
長沙:||
鄭州:||
武漢:||
蘇州:||
南京:||
合肥:||
海南:|
區域分析:|||||||||||
看完文章點個贊和“在看”喲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作者公眾號
關鍵詞: